重生07,從造新能源汽車開始

第15章 父子對弈

不久後,政府會議紀要出來了。

政府同意分三年分階段拆遷,電池生產線最後遷出,但1000萬拆遷補貼沒透過。

政府的理由是多補償了450畝土地,按照石橋縣工業地價每畝2萬元計算,相當於已經補貼了900萬,不能重複補貼。

現在有兩條路可以選。

一條是補償不到位就不搬遷;另一條是和政府再商量,爭取更多補償。

考慮到電車廠在城區存在環保、物流、安全等問題,搬遷是遲早的事。再有,50畝的廠區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企業的發展,建新廠區已經迫在眉睫。

林如江和林松都覺得第二條路更可行。

林松很清楚石橋縣的財政情況,讓政府拿出1000萬拆遷補貼很困難。經過計算,50畝商住用地最多能賣6000萬,置換500畝工業用地後,政府確實拿不出更多錢補貼。

於是,他向父親建議,再向政府要500畝工業用地作為補償,這樣未來的華夏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就能集中在一個產業園區發展,各方面成本將會大大下降。

但林如江不同意,他覺得做事要穩紮穩打,500畝土地足夠擴大生產規模了,能再爭取到二三百萬現金才是實在的。

父子倆為此爭論了好幾天,誰也沒能說服誰。

最後,林松提出折中方案,向縣政府提交“對華夏新能源汽車增加補償請示”,給出兩個選項:

一是增加300萬補償款;二是增加500畝工業用地。

林如江認為500畝工業用地價值至少1000萬,政府肯定會選擇增加300萬補償款,就同意了這個兒子的建議。

一週後,石橋縣政府再次邀請父子倆面談。

令林如江沒有想到的事,政府同意在石橋新城劃撥1000畝工業用地作為補償,並保證做到七通一平。

林如江想要的300萬搬遷款,因為沒有相關補貼政策,最終沒有透過。

這個結果令林如江很不滿意,不過是自己做的提議,也無法挽回了。

從政府回廠子的車上,林如江的臉上陰雲密佈,林松卻沒有退讓依然堅持己見,兩人之間的火藥味,在狹小的辦公室裡不斷蔓延。

林松望著父親因憤怒而微微泛紅的臉龐,欲言又止。

他知道天機不可洩露的道理,那些關於新能源汽車產業即將爆發式的增長、政策走向的脈絡,明明知曉,卻不能說出。

客廳裡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死寂,凝滯的空氣彷彿化作無形的枷鎖,將兩人牢牢束縛。

林松清楚,必須打破這樣的冷戰,才能心平氣和談下去。

垂下頭,看到茶几下方蒙著薄塵的烏木棋盤,心頭一動,將它輕輕放置在茶几之上。

前世,父親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時常會自暴自棄湧起無名怒火。每到這個時候,林松總會開啟微信裡的圍棋遊戲,與父親對弈幾盤。

只要一下圍棋,父親原本鬱結的怒火就會慢慢舒緩下來。此刻,他滿心期待,希望這熟悉的方式,也能化解眼前的對峙。

“爸,你消消氣,咱們好長時間沒一起下棋了,來一盤怎麼樣?”林松的聲音,帶著些許試探。

林如江平日裡生活單調,並沒有太多的愛好。圍棋,算是他為數不多的心頭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