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老闆接過名片,隨意掃了一眼,隨後抬起頭,眼神中帶著幾分探究:
“林松,賈老闆跟我提過,說你們公司掌握著國內領先的動力電池技術。我一直有個疑問,外國車企大多是百年企業,產品技術遠超國產。新能源電車真有那麼大潛力,為什麼這些外國巨頭反而不著急入局呢?”
林松思索片刻,不慌不忙地解釋道:
“許老闆,這其中大有門道。
外國汽車巨頭憑藉燃油車‘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的深厚技術積累和海量專利,就能賺得盆滿缽滿,自然缺乏轉型動力。
新能源車完全不同,核心技術從‘發動機、變速箱、底盤’變成了‘電池、電機、電控’。
在三電系統領域,國外車企的技術優勢並不明顯,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被國產車企反超。
既然沒有絕對優勢,他們自然不會輕易涉足。
我堅信,憑藉中國的勤勞才智,只要能繞過技術壁壘,不出十幾年,全球乘用車市場必將是中國新能源車的天下!”
這番條理清晰、見解獨到的分析,讓原本只是隨口一問的許老闆頓時來了精神。他頻頻點頭,眼中滿是讚賞,望向賈老闆:
“有道理,很有道理!賈老闆,看來新能源汽車這個賽道確實值得深入研究。”
賈老闆見狀,臉上笑意更濃:“許總,那我明天去您那兒拜訪,咱們好好聊聊合作的事兒?”
許老闆聞言,咧嘴大笑,半開玩笑地說:“好啊!恆太歌舞團最近新來了幾個跳民族舞的姑娘,不知道弟妹有沒有興趣一起去看看?”
賈夫人何等聰慧,立刻心領神會,語氣溫婉地說道:“許總,明天我還有些事情要處理,就讓老賈自己去吧。”許老闆聽後,滿意地大笑起來:“好,很好!”
……
林松剛回到座位,江晴晴便一把奪過他手中裝著畫作的卷軸,杏眼圓睜,狠狠瞪了他一眼:“25萬!這麼多錢乾點什麼不好!”她語氣裡滿是埋怨。
林松卻神色輕鬆,溫和地笑了笑,耐心解釋道:
“晴晴,我本想競價到50萬拿下的,現在只用了25萬,就能借此機會和許老闆搭上關係,這筆買賣也不虧。商場上的人脈,有時候可比錢更重要。”
江晴晴氣鼓鼓地嘟起嘴,顯然不太認同:“人家許老闆就跟你說了一句話,能有啥用?說得輕巧!”
林松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溫度帶著安撫的意味,眼神中透著篤定:
“許老闆那麼有錢,商業嗅覺又敏銳,說不定哪天就想跨界造車了。像他這種對汽車行業不太懂行,卻想入局的老闆,正是我們賺大錢的好機會。”
“人家在房地產做得風生水起,幹嘛要折騰去造車?”江晴晴滿臉懷疑,覺得林松的想法太過異想天開。
林松故作神秘地笑了笑,賣了個關子:
“你不信?那咱們就走著瞧,時間會證明一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