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這天,距離婚禮還有兩天,林松帶著剛入職一個月的李凱,陪同趙雲龍來到華夏汽車的電池總裝車間。
初夏的江北,空氣裡蒸騰著黏膩的溼熱,彷彿連呼吸都變得沉重。
車間內,機械臂不知疲倦地揮舞,零件碰撞聲此起彼伏,刺鼻的機油味混著熱浪撲面而來。
林松的父親林如江、林松、李凱陪著趙雲龍穿行在縱橫交錯的通道上。
趙雲龍身著筆挺的深藍色工裝,這是在德企養成的職業習慣,即便休假也保持著一絲不苟的嚴謹。他雙手背在身後,目光如炬,像經驗老到的獵手般掃視著各個工位,每個細微的操作動作都逃不過他質檢員特有的敏銳目光。
“雲龍,這次可得給咱車間好好把把關。”林松拍了拍趙雲龍的肩膀,語氣裡滿是期待,“企業發展太快,生產線不斷擴張,質檢問題卻越來越突出。再不想辦法從根本上解決,遲早要出大麻煩。”
趙雲龍默默點頭,徑直走到一臺正在組裝發動機的工位前。他蹲下身子,全神貫注地觀察工人的操作流程,骨節分明的手指輕輕撫過零件表面,原本舒展的眉頭漸漸擰成了疙瘩:
“老五,這個電池包封間隙有問題。按照標準,間隙應該控制在2-3毫米之間,但我目測至少有5毫米。這樣下去,電池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都會受到影響。”
林松還未開口,林如江的臉色已經沉了下來。他立刻叫來該工位的組長詢問情況,組長支支吾吾地解釋:“最近訂單實在太多,工人為了趕進度,有些細節就......”
趙雲龍站起身,拍掉手上的灰塵,語氣嚴肅:“趕進度絕不是降低質量的理由!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一次疏忽就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毀掉企業的聲譽。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的電池,一旦因為質量問題發生燃爆,後果不堪設想!這種風險,我們承擔不起!”
說著,他繼續向前走去,每到一個工位都駐足仔細檢查。沒過多久,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就密密麻麻記滿了各種問題。
當一行人來到質檢科的檢驗區時,質量科科長孫強帶著略顯僵硬的笑容迎了上來:
“林總,這位就是您說的德國企業的專家吧?歡迎歡迎!“
孫強向來嘴碎,說話不經大腦,林松早就對他頗有微詞,一直想找機會換掉他。可孫強是父親林如江的徒弟,進廠多年,工作上也算有些辦法,這才遲遲沒有動作。這次請趙雲龍來,林松就是想借機敲打敲打他。
“趙工不僅是德國企業的質檢負責人,還是我大學同學,特意從鷺島趕來幫忙的。”林松特意強調了兩人的關係。
趙雲龍禮貌地點頭致意,隨即開門見山:“孫科長,我在車間轉了一圈,發現不少問題。比如零部件的抽檢比例過低,有些關鍵部位甚至沒有進行探傷檢測,這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孫強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趙工,我們一直都是這麼操作的,這麼多年也沒出過什麼大問題。您一來就挑三揀四,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我們車間的工人經驗豐富,很多問題光憑肉眼和手感就能判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