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並肩走在種滿梧桐樹的長街上,樹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不一會兒就走到了廠子門口。
廠門口上方,“華夏新能源汽車”幾個亮光大字格外醒目,在夜色中閃爍著光芒。
門衛室的老陳眼尖,大老遠就看到林如江和林松父子倆的身影,臉上立刻堆滿笑容,快步從門衛室裡衝了出來,熱情地招呼道:
“林董好,林總好!”
為了在稱呼上把兩人區分開來,電車廠的員工都叫林如江“林董”,叫林松“林總”。關係更親近一些的員工,則會親切地稱呼林如江“老林總”,稱呼林松“小林總”。
林如江微微點頭,隨口問道:“老陳,今天輪到你值班?”
“本來不是我,大家元旦都想放假休息,我就主動來頂班。再過半年我就退休了,新廠開工怕是趕不上,能多上一天班,以後就多一份念想!”
老陳說著,語氣裡滿是不捨和感慨。
聽著老陳這番話,林松的思緒一下子被拉回到重生後第一次回廠的那天。那天,他在廠子門口第一個見到老陳,時光飛逝,一晃眼,一年半就這麼過去了。
還記得那個時候,電動車廠面臨重重困難,廠裡氣氛壓抑,大家都人心惶惶,整天提心吊膽,生怕廠子哪天就撐不下去倒閉了。
可誰能想到,短短一年半時間,廠子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老廠區裡生產熱火朝天,新廠區也即將破土動工,職工們每天干勁十足,拿著縣城企業最高收入。
想到這些,林松心裡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成就感。
推開廠區鐵門,轟隆作響的機械聲裹挾著熱浪撲面而來。
一眼望去,裝滿零部件等著卸貨和成品電池裝車的貨車像條蜿蜒的長龍,從廠門口一直排到車間深處,司機們搖下車窗閒聊的聲音此起彼伏。
林如江習慣性地將雙臂背在身後,目光掃過擁擠的貨場,眉頭微微蹙起:
“小松,廠裡三條改造後的老生產線,連現有訂單都快應付不過來了。
要是真像你同寢老大說的,一月份國家出臺新能源車扶持政策,到時候訂單還不得翻倍?新廠區最快也要今年年底才能投產,這中間整整一年,產能壓力可太大了。”
這番話聽著像在抱怨,可語氣裡藏著的卻是喜悅。確實,能為訂單太多發愁,對企業來說何嘗不是種幸福。
林松望著忙碌的廠區,眼神堅定:“爸,咱們咬咬牙堅持一年。等順位資本的資金到位,新廠除了現有的三條磷酸鐵鋰電池生產線,還要再添兩條三元鋰電池生產線,產能將會是現在的十倍。
一兩年後,五條生產線全部投產,到那時,不管是產量還是技術,咱們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穩紮穩打經營個一兩年,完成原始資本的積累,就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
五年內要做到全國新能源汽車第一,再用十年成為全球前五車企!”
林松說得擲地有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