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沒有給對方繼續發揮的空間,直接表明態度,
“換電我沒興趣,不過要是有其他合作,可以聊聊。”
見林松態度堅決,李文武有些失望,輕嘆一聲:
“那我們就不談換電了。林總,華夏汽車在三電領域——電池、電機、電控都是行業領先,我想問問,我們未來的第一款車,能不能採購華夏的電池?”
林松坦誠道:
“我們的電池產量剛夠自家車用,只有少量外銷,暫時無法供應。不過,電機可以考慮為未來汽車代工生產。”
“那電控呢?”坐在一旁的王義忍不住問道。
“350算力、能滿足L2輔助駕駛的車規晶片,產能已經排到明年了。好在我們晶片工廠二期兩個月後會試生產,要是順利,到時候可以提供車規晶片。”林松回答。
李文武眼睛一亮,連忙追問:
“林總,我看您微博說,700算力的車規晶片即將量產,這個我們能採購嗎?”
“這款晶片會先用在我們的華夏S800行政轎車上,市場反響好的話才會擴大生產,暫時還無法確定產能。”林松給出了明確的答覆。
李文武臉上難掩失落,但也知道強求不來,只能轉移話題聊起了行業趨勢,開始吹噓換電如何有前景。
……
憑藉前世的經驗和今生在行業內的深耕,林松自然不會輕信李文武關於換電的論調。
他心裡很有底:華夏汽車的優勢早已扎穩根基遙遙領先,無論是三電技術還是智慧駕駛,都建立在實打實的產品力之上,無論面對什麼對手,只要持續打磨產品,就不用怕任何挑戰。
至於換電模式,在他看來連行業競爭的“牌桌”都上不去,更談不上什麼長遠前景。
當然,來者都是客,可行的合作還是值得考慮的。
李文武談到“牛屋”這一使用者體驗空間的構想時,林松覺得倒是可以合作一把。
不過他提出了合作方式:由華夏汽車購買物業,以物業入股的形式參與牛屋專案。
李文武自然求之不得。
未來汽車剛剛起步,資金本就緊張,根本沒實力購置大量物業
;即便租賃,長期下來也是一筆天文數字。
現在華夏汽車願意以物業租金折算股份,大大降低了未來的投資風險,他臉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林松也有自己的算盤。
2016年的商業物業價格還處在低谷,藉著與未來汽車合作的契機購入大批物業,既能為公司增加優質資產、助推市值增長,又能搭上未來兩三年商業地產價格暴漲的東風。
哪怕七八年後市場迴歸理性,物業價值也絕不會跌回現在的水平。
退一步說,就算未來汽車的牛屋經營不下去,這些物業終究還是華夏汽車的,穩賺不賠。
當天下午,華夏汽車便與未來汽車正式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敲定共同運營牛屋專案。
李文武滿意而歸,林松也覺得這筆交易划算,雙方皆大歡喜。
送走李文武后,江晴晴陪著林松回到辦公室。
一身件藕粉色的真絲襯衫,領口繫著精緻的蝴蝶結,長髮在腦後鬆鬆挽成一個髻,露出纖細的脖頸,坐在林松對面的沙發上,江晴晴眉宇間帶著幾分審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