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領地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時,這些老臣以前雖然犯了糊塗,但都是忠心耿耿之輩,不如給他們一個機會!”太王妃親自過來找李珩霄求情。
“領地唯才是舉,只要他們願意,隨時可以過來當官,不過要從小吏做起,就不要再做官復原職的春秋大夢了。”
李珩霄態度堅決。
這些人忠心是有的,能力也是有的,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思想太頑固。
如果不能改變自己的思想,最終只會對他的野心形成阻礙。
畢竟他的目標是統一天下,不僅僅是大胤王朝,而是整個世界,如果還是原來的思想和方法,最終只會淪為一個新的故步自封的封建王朝,永遠不可能達到他想要的目的。
太王妃也知道根本改變不了李珩霄的想法,她也是被那群人煩的實在沒辦法,這才過來求情。
最終她也只能回去如實相告。
這群老臣以為只要自己服軟,李珩霄多少也該賣他們幾份面子,把他們降上幾級意思意思就完了,完全沒想到會把他們直接一擼到底。
對於這群原本最低都是六七品的官員,讓他們從頭開始,許多人自然是拉不下面子,最終罵罵咧咧的離開。
有些人甚至悄悄離開了靖安,準備投靠朝廷,賣主求榮。
也有一部分官員,真的放下了面子,做起了小吏,其中最令人驚訝的無過於原布政使霍驍。
至於陳稷言,年齡太大,就是想從頭再來也沒那個精力,讓他投靠朝廷更不可能。
最終太王妃可憐他,就讓他在王府做了教授,負責教導李珩錞和李珩姈學習,也算給他養老。
周燧武沒有現身,聽李珩錞說,當初守城的時候他也出過力,只是因為孫子的事情,估計死也不可能在李珩霄手下任職。
不過周燧武手下的將領,倒是全都重新加入了軍隊。
軍隊是一個講實力的地方,以他們的實力,就算從頭開始也很容易出頭。
還有一點,跟隨李珩霄的青崖衛指揮使霍巖是霍驍的外甥。
有功獎,有過罰!
大量不願意投降的敵將,以及殺戮平民罪大惡極之人,全部被斬首示眾,還有投敵之人,叛變之人,畏戰之人,殺的血流成河。
其中最慘的就是陸明垣,這位朝廷大軍名義上的統帥,終究沒能逃出去,被夷族藤甲兵抓了回來。
雖然陸明垣口中願意投降,但李珩霄還是下令將其凌遲處死,以消民怨。
“黃口小兒!你不要得意,舉兵造反乃是滅九族的大罪,總有一日,你會和我一樣!我到地下等你!哈哈哈哈!”
得知陸明垣是城池放火的元兇,凌遲那一日,幾乎萬人空巷。
行刑更是有郡王李珩錞主持。
這小子不僅僅不怕殺人,甚至開始有些熱衷於殺人了。
處理完這些瑣事,李珩霄再次把李珩錞推出來做監國,他自己則閉關修煉去了。
臨閉關之前,他交代了幾點原則,一是原本在靖安城釋出的政令,繼續向周邊推廣,不得有任何變更。
二是組建內閣,把權力最大的幾個官員挑選出來,讓他們互相商議著處理政務。
李珩霄可沒空處理這些雞毛蒜皮的瑣事。
他也不怕這群人架空他。
用人之道,疑則生怨,信則共舉!
他如果用起人來疑神疑鬼,不光耗費他自身的精力,也會讓手下的人束手束腳,事倍功半。
與其設立種種的監管,不如讓眾人放手去做。
完全發揮他們自身的能力。
那些帝王之所以疑神疑鬼,其實是對自身的不自信,一隻飛鳥站在樹上,永遠不會擔心自己掉下去,而一個人站在樹上,就會想盡各種辦法來穩住自己的地位。
李珩霄恰巧是那隻飛鳥!
敢反叛?
那就殺了再換一個聽話的。
修為才是他的根本,只要修為夠強,一切都不是問題。
所以處理完不得不處理的事情,他就立刻進行閉關。
而第三點,也是影響最大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