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剛剛穿越過來時完全是懵逼的,二十多年雙足行走讓他一開始連四肢爬行都不會,好在他剛從蛋裡孵化出來,跟他一樣連行走都不會的同類還有很多。
更驚人絕望的是,陌生的時代,陌生的環境,陌生的物種,最主要的,是他連人都不是,難道真要像某款遊戲一樣。
開局一隻蜥,進化全靠吞?
正在徐東胡思亂想之際,一道巨大的黑影籠罩了他們這些小蜥蜴,徐東驚訝抬頭,這才發現是隻大了數倍的戈壁小赤蜥,血脈的力量讓他明白,這是他們的媽媽。
戈壁小赤蜥媽媽叼著一隻跟徐東身體差不多大的昆蟲回來給寶寶們投食了。
剛見到這種噁心的蟲子,徐東是打死也不肯張口的,但很快飢腸轆轆的身體就不斷的向他發出訊號。
“餓。”
“好餓!”
“要吃的!”
徐東最終還是屈服在了身體機能之下,閉上那雙大眼睛咬下了這昆蟲的一節軀幹。
“咔吧咔吧。”
只要不去想食物的外形,感覺味道其實還不錯。
[獲得1點源質。]
???
什麼東西,徐東停下了正在張合的大嘴,小赤蜥簡單的大腦還無法讓他在思考的同時進食。
這聲音是從他上方傳來的,小赤蜥還沒有演化出耳朵,但他就是有這麼個感覺。
於是仰起頭往上看,上面浮現出了一行熟悉的簡體字。
[源質+1]
徐東並不笨,玩了這麼多年遊戲,讓他很清楚遊戲的套路,更何況,他穿越前正在玩的那款手遊清晰的介紹了源質是什麼。
類似很久以前玩過的模擬遊戲《孢子》中的的dna點數,可以在種族編輯器裡改造自己的種族外形,新增刪除元件和武器。
同時還能強化編輯器外的肉身屬性。
這樣的東西,徐東怎麼可能不心動呢,頓時,他在一群走路都走不穩,嘴巴都不會咬的兄弟中脫穎而出,一個人就吃掉了大半隻昆蟲,再次獲得了1點源質。
這隻昆蟲按照體型來論連1點源質也不可能有,但估計是新手獎勵吧,徐東在解決了溫飽的同時居然獲得了兩點源質,徐東立馬將這屬性點加了一點在敏捷上。
世間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這句話他還是很認同的。
小赤蜥媽媽在餵過食後,帶著自己這一窩七八隻小赤蜥前往大部族聚居地。
戈壁小赤蜥這個從沙漠紅蜥中分裂出來的種群,前世是早已滅絕了,別說是小赤蜥,連沙漠紅蜥都沒被人類發現過,五次物種大滅絕掩埋了太多生命,更湮滅了它們曾經存在過的痕跡。
戈壁小赤蜥這種數量才不過幾千隻的小變種,可能連被物種大滅絕抹殺的機會都沒有就會死在了酷烈的氣候,稀缺的食物,卡尼期的大暴雨之中。
小赤蜥體型比紅蜥小,不同於沙漠紅蜥,他們棲息在一小塊戈壁中,以捕食昆蟲為生,也算在戈壁生態位佔據了一塊小小的地盤。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小赤蜥的演化選擇了縮小體系,那就說明已經做好了往苟的方向發展。
大自然塑造了整個星球的環境,同時也附帶了多種多樣的生態位,只要沒有天災,很快這些生態位都會被各類生物佔據。
大體格的動物處在生態位的制高點,很容易獲得食物,可以捕食其他動物,但是同樣他們也有致命的缺點,巨大的體型意味著他們需要大量的食物來保持身體的營養,這讓他們面對天災十分脆弱。
體型變小,生態位雖然會下沉,但也同時代表食量會減少,生存的壓力會低一些,苟命能力也更強。
徐東目視著一望無際的戈壁,對這開局的種族還是很認同的,在這天災頻發的年頭,只有苟才是王道。
作者不是古生物專業的,只是個愛好者,生物學知識如有錯誤,請輕噴。
古生物小劇場:解釋一下蜥形綱的分類,那些前頭的真爬副爬,盧默大鼻,顳顬孔數量這些就不提了,反正主流的還是分為鱗龍和主龍,百度百科裡查蜥形綱的分類是鱷目、喙頭目、有鱗目、龜鱉目、蜥臀目五個目,有鱗目和喙頭目屬於鱗龍形下綱,即現代蜥蜴蛇的祖先,而其他目都屬於主龍形下綱,裡面包括恐龍,翼龍,鱷魚,龜鱉之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