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道:“大夫之入邯鄲也,人皆知之。未可便入公子府,願居於逆旅。”
蓋聶道:“王有教,臣之入邯鄲也,惟聽少傅之命。且將取鄭安平首!”
呂不韋道:“大夫其知鄭安平之所在乎?”
蓋聶道:“未知也。惟知其距鄗城不遠。”
呂不韋道:“何以知之?”
蓋聶道:“張先生其言之。鄭父所居武陽,距鄗城未遠,然不知其狀。”
呂不韋道:“臣將細探鄭氏之狀,俟其可,乃告。”
談話似乎就此要結束,蓋聶突然問道:“臣聞應侯已亡,其有乎?”
呂不韋有些驚訝,問道:“大夫其未知?”
蓋聶道:“未知也!”
呂不韋只得又從頭開始問,某月某日蓋聶在何處,某月某日又有何處,把這線時間線給捋清楚了,呂不韋心中似乎有了新的答案:秦王派蓋聶來邯鄲,似乎並不在於殺鄭安平,而是要……
呂不韋回答道:“王稽私通諸侯,依律斬。應侯薦人不當,以其罪罪之,亦斬!其時在九月末。吾等於十月末得傳檄,乃知其情。”
蓋聶竟然失聲哭出來,道:“臣行前,應侯相囑,必臣之出也,乃可延其命。臣奉教之出也,何應侯猶亡?”
呂不韋聽到蓋聶這一哭,乃知其發乎真情,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斷:秦王(和陳四)讓蓋聶出來,實在是為了保全他,不要受到牽連。——至於斬鄭安平之首,不過像延長張祿的性命一樣,只是哄騙他的話。只是呂不韋想不出來,為什麼秦王要這麼照顧這位普通的劍士?
蓋聶背景十分複雜,既有張祿的背景,又有鄭安平的背景,還有信陵君的背景,他本人武藝超群,偏偏心思十分單純,幾乎對誰都實話實說,要按呂不韋的意思,這人留在邯鄲,簡直就是個隱患。但秦王繞了這麼大一個彎,把蓋聶送到自己這兒來,其中有何深意?如果想不通這一點,自己怎麼做都是錯的。
現在不容他多想,他立即起身揖讓道:“容臣與大夫覓一逆旅,大夫且安歇。臣當細謀其計,以行王事。”將蓋聶帶出來,就在不遠處自家開的一處逆旅中安排了一處僻靜的院落,讓蓋聶住下。一應飲食,都由逆旅供應。出來後,他叮囑逆旅主,誰與蓋聶接觸,要詳細記錄。一應生活條件按最高標準提供,他如果有額外的要求,也一併滿足。因為是自家的店,呂不韋說的話,店家自然照辦。
安頓好蓋聶,呂不韋匆匆回到店鋪內,再與王翦商議。他問道:“大夫何以知蓋聶?”
王翦道:“臣與咸陽識之,知其為應侯門下,秦劍士,承司馬家傳,並習穰侯吐納之術。擅擊劍,蓋通乎神也!”
呂不韋問道:“何以知其奉王命?”
王翦道:“王與臣有約,但言‘樓公’者,即其命也。彼言願見樓公,故知之。”
呂不韋道:“王召諸侯入咸陽觀鼎,趙使將發矣!”
王翦道:“趙使者誰?”
呂不韋道:“聞乃故上黨守李崇。”
王翦道:“李崇在上黨,與秦善。今以為使,欲以和秦也。”
呂不韋道:“既以和秦,奈何令人取鄭安平首?即令趙王奉其首至,不亦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