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幽暗五行符根植入銀翅夜叉,秦宣立刻催動功法,五具銀翅夜叉中的幽暗五行符頓時有了反應,銀翅夜叉交替換位,以逆反五行排列環繞秦宣飛起,相互之間演示逆反生克之道,五具銀翅夜叉被煉化之時的反噬生生被逆反之力消弭了乾淨。
數十息之後,五具銀翅夜叉徹底被幽暗五行符煉化,秦宣頓時感應到自己像是多了五具分身一般。
意念動間,五具銀翅夜叉飛身而起,相互之間搏殺不休,動作之矯健順暢,完全不像是被御使的殭屍,更像是秦宣自己的手臂一般揮使自如。
秦宣對此並不意外,以幽暗五行符為根本祭煉,秦宣也是下了血本,不過因此將銀翅夜叉煉成自己的分身,卻是賺大了。
要知道,銀翅夜叉可是相當於煉神還虛前期的修仙者戰力,秦宣現在自己身為銀甲屍,修為也不過才相當於煉氣化神初期而已。
意念一動,五具夜叉沒入手腕中的煉屍環,掃了一眼棲身近兩個月的青山水澗,秦宣仍然是一副書生打扮,下山而去。
凡間此時並不安定,中土之地內有趙宋、西夏與金國征戰不休,外有蒙古、西遼、吐蕃虎視眈眈,秦宣讓王賁等人重立大秦也是為此,不過他自身並不想介入凡間王朝征戰,刻意避開凡間城池,秦宣專門遊走各處崇山峻嶺之中。
這一日,秦宣來到一處絕險之地,此處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山間峻嶺中更有古舊城牆支撐,正是當年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大秦函谷關舊地,自西漢起,函谷關邊設立弘農郡,此後函谷關歷經風雲變幻,到此時早已經廢棄。
秦宣站在函谷關之上,遙望弘農郡中百姓,見百姓們庸碌營生,不由得為之感嘆,人族雖說是三界主角,可真正的統治者卻是仙神佛們,凡俗百姓不過是螻蟻而已。
秦宣曾在這附近託生轉世,對弘農郡並不陌生,不過很快,秦宣就將目光重新放在舊秦函谷關所在的範圍之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裡早已經沒有了天下第一雄關的風采,依稀可見的舊城牆和茂密的樹木雜草,讓這裡更像是荒郊野嶺。
遙想當年,大秦以函谷關拒六國雄兵百萬,是何等的壯觀,秦宣感慨一聲,隨即雙眼中各自浮現靈光,開始探查這片廢棄的山嶺絕澗。
函谷關,不僅僅是大秦雄關,更是當年太清聖人老子西出函谷,化胡為佛的所在,也正是在這函谷關,老子將《道德經》傳授給了關令尹喜,尹喜遂修持道法,成仙后號文始先生,位為巨無上真人。
秦宣之所以來到這函谷關,可不是隨便瞎逛。
太清聖人老子自天皇之前收了玄都大法師為徒之後,直到封神之前都未再收徒弟,誰料封神之戰幾乎滅了道門最強大的截教,讓西方教乘勢而起,而在封神之戰中獲勝的闡教門徒卻不堪重用。
老子無奈之下,將封神之戰中自萬仙陣擒拿的截教首徒多寶道人,以化胡為佛的手段化為釋迦摩尼佛,立大乘佛教以分西方教氣運。
秦宣歷經萬千輪迴,足跡遍佈六道中除了天道中的其他五道,曾在一次輪迴之中偶然得知當年老子傳授尹喜《道德經》的部分內幕,更猜測到這函谷關中可能蘊含著天大機緣,否則老子一直不收徒,可為何卻要在函谷關傳授《道德經》給尹喜,卻未正式收為弟子?
要知道,當時可正是老子化胡為佛的關鍵時刻,一個不小心就會被西方教的兩位聖人察覺,要說沒有秘密,秦宣才是不信。
可惜在他得知部分內幕後,就再沒有來過函谷關,此次自秦嶺出關中,秦宣特意繞道此地,為的就是一探究竟。
雙眼浮現的幽暗天眼,練到極致可上探九天下探九幽,屬於幽暗功法中的秘術,在秦宣的催動之下,函谷關地下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