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青目微微斜視,在火堆撲哧聲中,關注著篷車之內的情景,他自然沒有忘記,姬旦與他都是此次入卜殿的一國之子,不過他是隨王而卜,姬旦是尋常卜臣。
思起方才商容與大王所言,周方為牧,為商牧外族之人,此次抓捕羌人,擅自送來三千之數,予王祭祀之用。
所以……
王遷怒,此時是要姬旦為遷都之事占卜,以姬旦自不量力占卜遷都之事而身死,來警告周昌,以及與姬昌接觸的那群人!
——蓍草、無兆且破碎的龜甲、血——
原來如此,那是姬旦的血,可姬旦真的會死嗎?
王為何又讓他占卜?
死道友不死貧道。
此處世名言,九青早已銘記在心,幼時獨立無援的境地告訴他,此世雖需保持生的熱忱,也需要對死保持冷靜;而王也不出九青所料,下一瞬就令姬旦——
“本王聽聞周方有人,通曉古今之事,能觀後世變化,創造蓍草占卜,是先天能知的賢才,這等名望,在西土之地,多有國傳。”
“爾為周方之人,亦為吾大商小卜之臣,可能比擬那人?”
下首,因為從雨中趕來,渾身的絲綢緊貼肌膚,顯得單薄至極的少年,此刻在聽聞蓍草占卜後,面頰發抖,瞳孔微縮,後背不自覺壓了壓,可見姬旦此刻心中慌亂,但更可悲的是,他甚至不知曉為何大王會怒,甚至牽連了父親。
“大王,餘初入小卜,尚年少,恐比不過那人,但王有所欲,旦必竭盡為臣之責。”姬旦挺立了腰背,強壓下心中的緊張,但他那雙躲閃不定的眼睛,還是暴露了他稚嫩的心性,在周方,他何曾遭遇過這般的壓迫。
大王一笑,不答。
又見,一名甲兵緊忙來報,隨即呈出一張帛書,交於大王。
王觀後,怒笑道:“殷啟何意!”
微子啟,在帝辛繼位前,就被帝乙分封微國,是為——微國子爵,子姓,殷氏,稱殷啟。
九青默不作聲地觀望,看大王壓抑怒意,點出微子啟收監三千羌人,與周方使節友好的條條情況,說罷,將那張帛書狠狠拋下,帛書突然化作一隻飛鳥,似要逃離,可又被一股威壓鎮殺,仰倒在姬旦身前,化回帛書。
姬旦瞪目驚愕:這是昨日他向阿父所回的信!
昨日在封臣之後,遠在周方的姬昌以術化飛鳥,送來信件,言語中除卻關心之言,回信之事外,還說了送三千羌人入商,參與祭祀,父親並未讓他參與此事,而他之後即刻回信,說明封官事宜,並未多說其餘。
卻不想,此信被商王扣下。
至於那三千羌人,此刻怕是已經被大王的伯兄·微子啟,所掌管的祝殿收押。
姬旦面色慘白。
周方為大商送來羌人,難道也有錯嗎?
“祝殿…”帝辛不滿之色更甚,微子啟就是此時祝殿的大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