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費仲看來,九青對付貞人的方法……
費仲搖頭,又點頭,晃著腦袋道:“內有狡狐窺視,外有群狼環顧,大王疲憊,只因此些狐狼尚非敵者,此刻唯有敲山虎嘯,一戰功成,方可以勢壓眾,徐徐圖之。”
九青明悟,這虎,是帝辛,群狼是大商附屬方國,狡狐則是大商內部的貴族階級……
群狼與狡狐,都臣服於虎,但陽奉陰違,滅其中一方中的一位,就會引起騷亂,人人自危,反而會讓群狼與狡狐合作,更不利帝辛的掌控;因此,帝辛此刻,只能揮動爪牙,長嘯一聲,告訴所有狼狐,虎震山林的實力。
“青明白了……”
帝辛必定會出徵,如同先帝帝乙一般,以戰績來獲取聲望,鎮壓諸侯貴族,加強統治。
翻閱大商曆史,九青明白這是歷代商王慣用的手段。
而九青的烈火烹油之策,對這個時代而言,有些新了,沒有前人的例子,很難被實行,所以費仲才會駁回此言。
簡單來說,就是費仲不認為帝辛會放著先輩們都使用過,且皆有成效的方法,而選用九青這個從未聽過,沒有案例的策略。
“但還請費僕御將事情原委告知大王,吾心如此,對貞人如此大膽之行,當為敵寇對待。”
九青末了,又添一句:“若是可以,青必殺豬卜子……此為道爭。”
是的,豬卜子未死,兩人的道爭還未結束。
“九青僥倖,勝了一場,奪豬卜子天命,那惡毒之子必定記恨,吾與其已然不共戴天。”
費仲被九青突然升起的殺意一驚,平時看九青都是沉穩之人,可一觸及道爭,九青就迸發出絕無緩和的態勢,讓費仲都心頭一凜。
“這……小事,轉告大王,不過吾一而言語罷了。”
“只是,九青小卜,汝有把握道爭得勝?”
道爭,自然是兩個人的爭端,旁人不可插手,這是修士之間的規矩,身為商王的帝辛自然能以勢壓人,但以帝辛驕傲,定然不會動用這份權勢,勝敗果斷,敗而不服輸者,讓人唾棄。
“吾必殺之。”
九青只言:“吾能勝一次,必能勝一世。”
如此豪言,費仲都不由道:“幸而吾非修卜道,更非青之敵寇,不然此生難安矣。”
費仲也看出了九青的執拗之處。
道!
對於道如此執著,反而讓費仲鬆了口氣,這樣的人,專心修行,對權謀之事即使懂,也不會肆意妄為,奪取權勢;反而在其有需要權勢時相助,還能得其交好。
“果真是難得同道之友,唯見爭道之敵,這修者,看似不爭,但皆在爭。”
惋嘆一聲,費仲與九青皆不再言語。
“轟轟轟…”巨豹拉著篷車,大亞御使,向著朝歌城而去。
……
一至朝歌,費仲就匆匆而離,他需將朝歌城中的事宜安排妥帖,然後趁夜趕回妹都,將今日之事告知帝辛。
而九青也迴歸冊宮偏室,今日那些內室之書已經送來,而此時已是黃昏。
九青本欲明日再處理,可見八春來尋,報道:“周方的元子與周發中子此刻都在冊宮……”
“這倒是我疏忽了。”
九青之前就答應過姬昌,要拓印一份朝歌龜甲上的卜兆,並且還有姬旦觀閱內室之書的事情,卻不想今日有事外出,以至於疏忽了他們,怕是那幾人都在冊宮等候已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