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育之術沒有呼風喚雨的力量,只有一些對水氣的牽引,他不能憑空將水散去,只能將這些水引導疏通,化作一條條水流從天而墜,落在這朝歌城內。
“轟轟轟!”
大水如柱,落入朝歌城中,這水量,隨著城內早已經挖出的城內河,向著外面的護城河流走,隨著水流的湧動,整個朝歌城的天空像是被一道道水柱支撐著。
在水柱之間,是那一方小小的祭壇。
大術,原來是這般情景,何況是49條道韻合一的大術,但以九青現在的實力,也只能做到如此了,籠罩朝歌一城之地,此術已是極限,至於城外,因為城內水汽的流動,瓢潑大雨急速而下,煙雨朦朧之間,看不清遠處的山勢,與這隻落下水柱,站在高處依舊可一覽全城的朝歌對比鮮明。
唯有雷電火閃,在這烏雲下的空白中,不斷扯動,又被水柱吸引,化作水雷,炸飛不少水道中的游魚,就是不知這河道中魚,是否能食。
再看天歸之術!
天歸,萬物歸宿,也是規則的執行,看破天機,近乎都會用到天歸之氣,這是占卜者必不可少的力量,而就是以49條天歸道韻,合一為大術,這才是他占卜所用到的力量。
“嗡…”火堆中,火焰升騰,化作一道道流光在龜甲上的鑿口流傳,引出卜兆。
一旁的小祝看得愣神。
他怎能想到,九青竟然能有第二個大術,且依舊是49條道韻合一而成的大術。
他喃喃:“四九大術開道,在術士之中,也是少見。”
小祝沉默地看向九青,那斗篷上熠熠生輝的道韻流轉,展現著九青的道,那兩道大術讓人驚愕,更為驚愕的是除卻兩個四九大術外,沒有其餘大術,也就是說,九青有其餘小術,但都在積蓄道韻,也想以四九合為大術。
世人中——
掌握一術者,為術士。
掌握一法者,為大能。
掌握一道者,為聖人。
這是一個籠統的劃分,因為沒有人能準確地判斷一個人的實力,道韻是一切的基礎,不同道韻結合成不同的術法道,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這樣不確定的外在因素,任何一個人都充滿了未知。
能在一開始就掌控四九大術者,少之又少,有的是妥協,成就不達極致的大術,當然,更多的人,死守零散的小術,不願意認命。
就如他,就是一妥協者。
他有四五個大術,但,皆無極致,最核心的大術,也只是47道韻,差一步達上之大術,一步之差,天差地別,更何況是與上術都高一等的極致大術。
他施展術,至多隻能籠罩一殿之地,而九青卻可在此年齡,輕易籠罩一城之地,這就是術與術之間的差距。
——推薦票,感謝美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