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必須繼續,他不會造假,但他有選擇的權利,以此試探商王的立場。
至於其餘選擇,在王需要的時候再說吧,這些選擇總不會消失;他或許還能以此換取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留作底牌才是聰明……
“埋三牲,行土祀,小祝且安排吧。”
九青占卜結束,在龜甲上燒錄:九佔,曰:三人為祭,可化吉魂,鎮殿柱。
無法選擇最多,那就最少,中庸之道可不是他的性格。
“生命無價,卻也能在不同人身上體現出不同的價值,這是此世的規則,我無權打破它,且也需要它。”
那群專門用來祭祀的奴隸,隨著九青的目光凝視,而不安,雖然九青的目光淡淡,沒有殺意,但還是讓這些人後退。
“噹!”甲兵長戈,一揮而下,這群奴隸不敢再動。
而小祝此刻卻顧不得九青的實力,而是質問道:“小卜言只需三牲?”
三人,少!
這可是典籍宮,不是尋常宮室!
想到若是妹都的貴族們聽說典籍宮動土祭祀之事,而上表大王,降罪他們,老小祝身軀就忍不住抖了抖,此刻即使九青有四九大術占卜,他也不敢相信會是這個卜兆,但占卜之事,若作假,必定反噬,九青此刻安然無恙,證明占卜為真,怎會?
猶猶豫豫,這老小祝期許著,語氣弱了許多:“九青小卜啊,咱們以九牲祀土如何?”
九牲,這在老小祝看來,已經是一大殿最低的祭祀數目了,也只有九牲,他才有把握以祭祀之道,向上天求取賜福加持,讓典籍宮安穩建立,不然若是無此加持,典籍宮半途倒塌,他可承擔不起責任。
祭祀之道,與占卜之道一樣,只不過占卜是卜殿的職責,祭祀是祝殿的職責,祝殿,以各種手段祭祀,向上天的神靈求賜福加持之力,這是與占卜截然不同,但又相輔相成的道途。
占卜,以問神靈;成事,以驗神靈;祭祀,以謝神靈。
巫官五殿:宗、史、卜、祝、樂。
占卜在卜,成事在王,祭祀在祝,其中又以史記錄卜,以宗監督王,以樂取悅神,這是大商立國數百年而不倒的規矩。
他一個老小祝,怎敢觸碰忌諱,大不敬神靈,若今日真的如九青所言的占卜,那明日就是他這老小祝被祝殿下令殺之祭祀,充當叩罪神靈的人牲!
所以,他又懇求地向九青求令,以九牲祭祀,動土典籍宮。
見老小祝這般,那群本聽見九青只需三個人活埋而心生慶幸的奴隸,此刻變得驚慌起來,可甲兵在一側看守,他們毫無逃跑的可能,這裡是朝歌,猶如一處軍營,可不是荒野山坡。
“三牲已足。”九青轉瞬一思,明白這老小祝的顧及,隨即伸手三點,指向三個土坑道:“以老,中,幼,三人土埋……”
說到此,九青微微停頓,此三人本是因為大商祭祀的規矩而死,但卻是在他的手底下,他就像是後市午門斬首時的刀斧手,在命令下,親手殺死這些人。
這些在這個時代的‘有罪之人’。
“小祝用心祭祀即可,有巢祖的賜福會來的。”
祝者,向神靈祭祀,謀求賜福加持,這是他們的本領,同時也是他們在大商身為小祝的職責,若是賜福不足,產生禍事,死亡對於小祝來說,都是不幸中的萬幸,起碼能得到一個痛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