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開廣場,走過一段臺階,又穿過一條小路,小道曲折,花香四溢,沿路峰排突兀,回巒重迭。小澗下潺湅流水,斷崖前嶺峻崎嶇。
一個時辰左右,一行人早已累的氣喘吁吁,終於來到一片山勢較緩的環形小山附近,環形小山的中間,是一大片傍山而建的大片建築群。
這時帶隊的師兄開口道:“此乃宗門培養、選拔弟子之處,名為道童山,山內有幾處道童院,日後一段時間,你們都將生活在此處。”
說罷領著眾孩童繼續向前走去。很快,眾人來到一處竹林,繞過竹林,後面便是一排排的木屋。
此時木屋前面,正有幾名道人帶著各自領走的童子,一一分配各自的房間。
帶著寧濤等人的這位師兄,看到木屋前的道人打了聲招呼,便帶著寧濤等人來到木屋近處,年青道人為寧濤幾人一一分配房間,問了寧濤等人的姓名,只見道人手指並作劍指狀,在掛在屋子門前的寫著編號的木牌子上寫上各自的名字......
寧濤進入房間,環顧打量四周,房間中只有一張桌子,幾張凳子,一張床,桌子上還有幾套已經疊好的衣物和水壺陶碗,床上放著的是一床被褥和一個蒲團,角落裡有一個木盆和一條毛巾。
在簡單的打量一下屋子裡的佈局之後,寧濤便坐在床上雙手扒拉著床沿嘆了一口氣,回想起今天的種種,特別那個自稱呂師兄的年青道人在路上所說之話,心中有幾分難以言語的情緒。
這名自稱呂師兄的年青道人,在領著他們前來木屋的路上簡單和他們說了一些需要了解和注意的事宜。
告訴寧濤幾人,他們所在別院被稱為道童院,乃是一處為新招收的孩童認識道文、教授修仙常識之處,同時還會傳授給他們一些簡單的修煉法門。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們將會跟著一些道童院的師兄們在此地居住,待到眾人經過一段時間學習、修煉,便會根據各人情況傳授正式的修仙法門,待到他們修煉一段時間,便可透過入門考驗成為正式弟子。
假若五年之後眾人還無法透過入門考驗,便得另作打算,或是下山,自謀生路;或是進入雜役院,成為宗門的一名雜役。
每五年宗門便會派人下山招收弟子,在他們之前,另一屆的道童是三年前入的宗門,如今在另一處道童院修行......
按下心中念頭,寧濤起身拿起桌子上的衣服,比劃了一下大小,穿在身上。
打量了一下穿在身上的衣服,寧濤無奈的笑了一下,因為自己常年跟著父親練武,自己的身形相對普通孩子稍顯壯碩高大,穿在自己身上卻是有些束縛。
不過寧濤卻是並未在意這些,將懷中的小木牌取出,掛在腰間,便出門而去......
寧濤來到屋外,發現早已有很多童子三三兩兩的站在屋外閒聊。
聚在寧濤門前附近閒聊的幾名孩童,看到寧濤從屋中出來,連忙搖晃著胳膊,招呼寧濤過來。
並不怯生的寧濤很快便和幾人打成一片,眾孩童互通了姓名,道了家鄉所在。
根據大家的自我介紹,寧濤瞭解到,這幾名孩童一人名為張勇、一人鄭海、一人慄斌、還有一人李宇,寧濤在眾人閒聊之際暗暗打量其餘幾名孩童。
這些孩童看著都是十來歲的模樣,其中叫張勇的孩童長相憨厚,慄斌和李宇則是有些秀氣,鄭海則是看著比較靈動調皮。
正在寧濤暗暗打量眾人時,從寧濤隔壁的兩間屋子裡先後走出兩人,其中有一名看著比較活潑的男孩看到眾人便湊了過來,自報了家門,告訴眾人自己叫做楊松。
後出來的那個孩童則是一名秀麗女童,拽著自己不合身的衣角,怯生生的看著幾人,不敢說話。
鄭海看到這個女孩連忙招乎過來,女孩見狀仍舊怯生生的不敢過去,幾人見狀便向女孩走去,鄭海更是直接開口問道:“妹子,你叫什麼名字啊?我叫鄭海,鄭海的鄭,鄭海的海!”
女童見狀向後退了一步,低下頭拽緊衣角,好似更加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