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濤吃過晚飯,想到昨天師兄說的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往雜物室,想要再領取一套筆墨紙硯,帶回住處使用。
來到雜物室處,一個消瘦青年道士正躺在門口的躺椅上,手裡拿著一壺酒,一人在夕陽下獨飲,看到寧濤過來也不理睬。
寧濤見狀有些躊躇不前,這飲酒道士看到寧濤這幅模樣,搖了搖頭,嗤笑一聲,開口問道:“何事?”
寧濤聞言趕忙作稽回道:“啟稟師兄,我想領取一套筆墨紙硯,帶到住處使用。”
飲酒道士聽到寧濤的話,有些驚奇,反問道:“教室不是有嗎,你再要一套何用?”
寧濤見道士問話,連忙回道:“我想在住處備上一份,用來練習道文。”
這個道人聞言沉默下來,也不說話,寧濤見狀趕忙又是作稽說道:“請師兄成全!”
飲酒道人聽到這個道童說話,微微一笑,開口應諾下來:“此小事而!”
然後起身回到屋內,片刻之後手中拿著一個包裹從中走出,將東西遞給寧濤。
口中說道:“裡邊還有兩件道袍,應該會比較合身,下次有什麼需要可以直接過來。”
說罷便迴轉躺椅,搖搖晃晃喝起酒來,不再理會寧濤。
寧濤聞言一怔,然後手託著包裹對道人行禮道:“小子寧濤多謝師兄!”
......
看著寧濤離去的背影,在金色的夕陽餘暉下漸漸拉長身影,這個道人微微一笑,長飲一口手中濁酒。
......
寧濤回到自己屋內,將從雜物師兄處領來的筆墨紙硯放在桌子上,出門打了一點水,倒入硯臺,取出墨錠慢慢研磨。
硯臺裡的清水隨著墨錠的轉動,縷縷顏色,漸入其中......
一夜春風拂檻,杳杳鐘聲起。
安靜的木舍逐漸從靜謐變得熱鬧起來。
道童院後的斷崖旁,一個年青道人帶著幾個孩童,面朝朝霞,修煉著引氣術,初升的太陽,透過層層朝霞,映照在每個人的臉上。
仔細瞧瞧,正是楊峰帶著所屬班級的幾名孩童,而我們的寧濤也在其中,享受著這初升的朝陽。
聽到遠處傳來的鐘聲,年青道人帶著這幾個孩童收功。
收完功,年青道人轉身面對這幾名孩童,開口說道:“收拾一下,去吃飯吧,吃過飯該回教室上課了。”
說罷對行禮的幾名孩童擺了擺手,轉身離去,只留下一道翩然背影。
待道人離去,幾名孩童便收拾東西往院內走去,在回院的路上還碰到很多和他們一樣,剛從後山回來的道童,眾人打過招呼,便一起聯袂向食堂走去.........
又是一陣鐘聲響起,端坐在屋內準備上課的道童,在教習師兄的一聲令下,紛紛開啟手中的書籍。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待眾人按照教習師兄安排朗誦一遍過後,楊峰又將昨日所傳授的內容,帶著大家溫習一遍。
正所謂溫故而知新,重新聽師兄講授的寧濤,竟有不一樣的感悟,昨日所學晦澀之處豁然貫通。
楊峰將昨日內容講授過後,就繼續帶領眾道童開始下面內容的學習。
領讀,朗誦,講解釋義。
時間飛逝,老樹上的鐘聲再次響起,眾孩童又是紛紛奔出教室,屋內幾人好似有了約定,依舊留在此處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