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天劍宗宗主來說,此時是否要跟悲風統一戰線,其實是個很簡單的問題。
淺淺分析一下局勢。
戰力第一桃夭夭,不曾表態,便是預設同意。
戰力第二顧宗主,此次帶來的可是柳念兒,他可是知曉顧宗主對柳念兒的態度,也會同意。
再者,便是推出張硯這尊怪物,他也沒自信他帶來的六轉能是柳念兒的對手。
是以,他清了清嗓子,道:“悲風大師,本宗主覺得齊國主言之有理啊,以張硯此人天資,估計會比其餘六轉更快發揮絕頂戰力,為天下黎庶計,為大局計,沒道理不讓張硯參與大比。”
悲風希冀的眼神為之一變,本以為天劍宗宗主能表態支援他,不想說著這番狗屁話。
他正欲將全真教教主拉入戰場,為他助力之時。
桃夭夭突然出聲道:“此事,本座亦認同齊國主的看法。”
她雖只說了一句話,卻堪稱一錘定音,這就是實力提升所帶來的話語權。
見桃夭夭開口,悲風亦不好多說,心中憤恨不已,面上卻是衝張硯露出善意笑容,如鄰家老爺爺。
“小夥子是叫張硯是吧,當真是青年俊才。方才之言,你莫放心上,畢竟,一個團隊之中總是要有些不同的聲音,才能更好的以大局為重。”
老狐狸,當我三歲小孩麼?
張硯心中暗啐,面上則是恭敬純良道:“悲風大師之言,振聾發聵,若諸多絕頂只有一個聲音,確實是天下萬民的災難。”
柳念兒心中微動,她也覺得,絕頂共議需要一些不同的聲音了。
悟燈亦然。
這時,聽著張硯之語,悲風笑容愈發燦爛,道:“果然明事理!”
說著,他看向齊無道,朗聲笑道:“這也怪齊國主不事先介紹,若是齊國主一早告知吾等有你在,哪裡還用得著大比,直接將七痕結晶予你便是,倒要廢你多跑一趟。”
挑撥離間。
張硯不便多言,回以微笑。
齊王輕笑一聲,適時接過話題,道:“那此事就此定下。”
而後,他看向眾六轉,複道:“張硯之情,爾等應當也瞧清楚了,參不參戰,考慮清楚,若是自認傷不到張硯,便別耗費時間。”
最後衝著張硯道:“你去那邊場地吧。”
張硯縱身一躍,落於戰鬥場地中央,落下的剎那,便感覺有所不同,這場地不知是何種材質,堅固異常。
他縱用場域摧毀都很難,怪不得曾被用來當做絕頂戰鬥之所。
待張硯站穩之後,齊王就道:“欲要上場的,便動身罷。”
場內六轉彼此對視。
俱是面面相覷。
靈力場域之能,他等深有體會,若是正常交戰,他們可以維持不敗,然是要攻擊張硯,不給張硯留下傷勢便輸,他們上去也是自取其辱。
這時,便是當初齊王誇耀張硯是絕頂之下第一人的妙處所在了。
若非他的誇耀之語,眾絕頂絕對不會應下這個條件,此時,張硯面臨的局面便不會如此簡單。
柳念兒即將他踏出腳步之時。
卻有一人快她一步。
正是悲風身後的悟燈。
張硯抬眸,打量著遠方徐徐走來的僧人,其面容乾淨方闊,神色悲憫,手持九環錫杖,身著黃金色僧服,外罩紅色袈裟,較之悲風更像得道高僧。
張硯的臉色略微凝重些許。
“阿彌陀佛。”
悟燈踏上場地,微微施了一記佛禮,張硯拱手抱拳回應。
“貧僧斬妖除魔之時,得天賜福,偶有所悟,得了一式佛法,威力極大,施主千萬小心應對,不可大意失了性命。”
說話之時,悟燈的表情極為真誠,全然無些許貶低嘲諷之意。
人敬一尺,我敬三丈。
張硯臉色認真道:“還要請教大師名號。”
“貧僧法號悟燈。”
“大師出手吧!”
“阿彌陀佛……”
隨著悟燈喚出佛號,四個字,一個字比一個字聲音宏大,到最後,竟宛如滔天巨浪般砸向張硯。
張硯臉色微變,緊緊盯著前方,觀察著悟燈身側的變化。
就見其身後突兀現出一尊高達萬丈、遮天蔽日的如來虛影,四面八方憑空生出諸多金光、蓮花與之呼應,那金色虛影似乎也喚了聲佛號,引得天地震顫。
剎那間,悟燈眸中金光如電,鬆開右手禪杖,任其直立於地,雙手猛然合十,口中提醒道:
“施主,小心了!”
“佛光普照!”
轟隆隆……
“唵嘛呢啤咩……”
萬千金光咒語自如來虛影口中吐出,化作條條如蟒鎖鏈,看似緩慢實則迅速地將張硯徹底籠罩,將其化作一個金光咒語圓球。
另有刺目金光自佛像發散而出,似是受到某種牽引般,沿著金光咒語源源不斷度入封鎖之內。
金光咒語圓球亮度愈來愈高,宛若一顆小太陽刺人眼目。
腔室之內。
悲風略有些驚愕,他是知曉悟燈很是厲害,卻沒想過悟燈如此厲害,這一擊,已然隱隱觸碰到絕頂的門檻。
悟燈真有可能擊傷張硯!
聽著耳畔眾多六轉的驚呼,悲風回過神來,心中不由有些得意。
“嘖嘖嘖,本寺正竟是不知,悟燈竟藏著這一手,說來,也是本寺正之過,致使少林亂了幾年,差點導致明珠蒙塵。”
天機閣向來與少林同進同退。
此時,天機閣閣主出言道:“既非聖人,孰能無過?寺正這不還沒讓明珠蒙塵麼,更何況,若非寺正對悟燈的磨鍊,他未必能有此番成就。”
悲氏一族對悟燈等人的刻意打壓,在他嘴裡竟成了磨鍊。
悲風厚著臉皮笑道:“是極是極,閣主不愧是閣主,本寺正這點小心思果然瞞不過你,閣主妙算天機,可能否算出……悟燈此次有幾分勝算?”
“且稍候。”
天機閣右手輕託,掌心之上便浮現出一古樸羅盤,轉動不停。
此羅盤乃天機閣傳宗之寶,名為天機羅盤,有測算天機之能,是件極為強橫的仙家寶物。
天機閣因此而興,
此前宋國國主以六轉之身,鎮壓魔窟三十餘載,無事發生,也是此羅盤之故,每當宋國魔窟絕頂妖魔有所異動,他都能提前測算得知,而後便會有絕頂前去坐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