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體一重,重在練力,真元主要集中在肌肉,力量大增,但防禦有限。而練體二重,真元開始擴散到全身,不僅力量再次提升,皮肉防禦也顯著增強。
雖然還遠未到刀槍不入的程度,但防禦力的提升足以讓葉辰在對戰中佔據更大優勢。
不過,葉辰心中清楚,自己和朱磊之間的差距依舊明顯。朱磊半年前就已達到練體三重巔峰,而自己才剛剛踏入練體二重。
即便有《天元歸元訣》的增幅,葉辰也明白自己和朱磊之間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朱磊擁有四品天賦,修煉速度極快,這半年來不可能停滯不前。
儘管一夜未眠,但葉辰突破後,只覺精神百倍,毫無睏意。他推門而出,施展輕功,向著玄黃山的林間空地飛奔而去。從大明軒到玄黃山的林間空地有十幾里路,過去葉辰需要兩炷香的時間才能跑到,而現在,他發現自己的速度明顯提升,用時縮短了大半。這一變化,令他感到無比欣喜。
葉辰找到了那棵常用來練拳的鐵樹,隨手將揹包丟在地上。
揹包中有他準備好的藥材和繃帶,藥材皆是價值不菲的珍稀療傷藥,而繃帶更是浸泡過烏骨草的汁液,能顯著提升療傷效果。
有了這些,葉辰無需擔心修煉中留下的暗傷,可以全身心投入高強度的修煉。
服下一粒聚元丹,葉辰開始修煉《天元歸元訣》和《天罡玄功》。在天衍大陸的練體心法中,力過千斤是練力小成的標誌。
此後,武者將經歷易筋、鍛骨、通脈等一系列修煉階段,最終在練體期結束時達到八千斤的力量。而少數天生神力的修煉者,甚至能達到萬斤之力。
這是肉體力量的極限,後天高手不會再刻意追求力量的提升,而是專注於真元的凝練。
進入先天境界後,武者將不再強化肉體,而是專注於真元和靈魂的修煉,這被視為武道的正途。
然而,《天罡玄功》所描述的練體境界,卻讓葉辰震撼得無以復加。
在這套功法的記載中,力道的修煉被推向了極致:力過千斤,不過是練體的起步;力過萬斤,才算是真正入門;而當力量突破十萬斤時,方才觸及練體小成的門檻。至於練體大成的境界,其力量之強大已難以用數字衡量。
傳說中,當武者開啟八門遁甲、點亮道宮九星之後,便能借用天地之力,展現出腳踩乾坤、拳破蒼穹的無上威能。這樣的力量,早已超越了常人理解的範疇,十萬斤、百萬斤的描述,已無法形容其萬一。
當葉辰初次讀到這些內容時,心中滿是震驚與懷疑。力量相差一倍、兩倍甚至十幾倍,他尚能接受,畢竟神域的歷史傳承悠久,萬萬年的積累足以造就諸多奇蹟。
可當差距擴大到千倍、百倍時,他的理智便難以維持。然而,當他回想起那位前輩大能的記憶時,不得不承認這看似荒誕的描述竟是真實的。
在那位大能所在的練體宗門中,力量的強大超乎想象。即使是負責掃地的雜役弟子、丹房看火的藥童,都擁有幾萬斤的力量。
而真正的弟子,其力量更是高達十萬斤以上。如此詳盡的記憶畫面,迫使葉辰接受了一個令人震撼的事實:即便是天武國威震四方的鎮國大元帥秦霄,在那個宗門中,可能連一個掃地的雜役都難以戰勝。
儘管這些力量層級對葉辰而言遙不可及,但他深知,從通脈到淬髓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而從淬髓到開啟八門遁甲、道宮九星,更是難如登天。
即使是那位大能記憶中的練體宗門弟子,也有許多人被永遠阻擋在這道門檻之前。與之相比,天武國的武者從後天跨入先天的難度,簡直不值一提。
葉辰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內心的波瀾。他知道,這些遙遠的境界暫且不必去過多思索。
當務之急,是練好《天罡玄功》的入門功夫,至少達到“練力如絲”的境界。
“練力如絲”,這四個字蘊含著深刻的武道智慧。其精髓在於,修煉者需以剛猛的力量達到如絲般細膩的控制。
例如,一拳擊出,木樁的外表應毫無損傷,而內部的木質結構卻被摧殘得如同棉絮般脆弱。這種對力量精準掌控的要求,無疑是極為苛刻的。
然而,極為不巧的是,那位前輩大能的記憶在這關鍵部分卻模糊不清。葉辰至今仍無法完全掌握“練力如絲”的精髓,只能憑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不斷摸索前行。
與此同時,在武都城東南的護衛軍軍主府邸中,一名身著錦衣的少年正站在長廊上,不時四處張望。
大概過了一炷香的功夫,長廊的盡頭出現了一個身穿甲冑的年輕男子。這男子看上去不過二十多歲,身材雖不算壯碩,但他的步伐沉穩有力,每落一步都似踏在鼓點之上,沉穩而堅定。
他的呼吸綿長而深沉,顯然是內力深厚的表現。這男子周身散發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舉手投足間盡顯高手風範。那甲冑在陽光下泛著冷光,更添幾分威嚴。
錦衣少年王于飛看到這年輕人,立刻喜上眉梢,滿臉堆笑地迎了上去。“哥,你可算跟父親說完了,”他語氣中帶著急切,“怎麼樣,這次回來,父親對你這些年在邊疆的戰績很滿意吧?”他的眼神中滿是期待,像是在等待一個讓他振奮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