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解說員,就連多梅尼科·蒙特羅內也對這個換人感到措手不及,他疑惑地看向李山。
“到底為什麼?”
這選擇簡直讓人無法理解。
瓦隆·貝拉米可是和卡洛斯·加西亞並列的雷丁隊主要得分點。
面對以堅固的團隊防守著稱的萊斯特城,他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戰力,可現在卻把他放在替補席上,換上一個哈維·庫茨曼?他既不是前鋒,也沒有那種能扭轉乾坤的強大能力啊。
【哈維·庫茨曼D級】
【SD埃瓦爾(SociedadDeportivaEibar)以400萬英鎊購入的28歲中場。
出身西甲,擁有紮實的基本功和傳球能力,但沒有特別突出的優點。
屬於六邊形戰士,個人技術和傳球稍高。
身體對抗能力不強,能否適應英超聯賽令人懷疑。】
這是對哈維·庫茨曼的評價。
李山引進的球員中,有三個C級以下的,哈維·庫茨曼就是其中之一。
丹尼·布里克至今還沒獲得出場機會,而左後衛庫諾·貝克爾則從賽季初就開始首發,表現中規中矩。
庫諾·貝克爾的發揮沒什麼亮點,但也沒什麼失誤,原本被評為D級的他,現在也勉強升到了C+。
人們常說:
李山看中的人,即使是C級以下,也一定有他們的潛力。
但多梅尼科·蒙特羅內並不這麼認為。
“他們只是典型的補充陣容的球員而已。
雷丁隊因為引進卡洛斯·加西亞和帕特里克·鮑曼花費了鉅額轉會費,肯定沒錢在其他位置上大肆投入了。
這不是低估對手,而是基於客觀資料得出的結論,他們根本不適合英超聯賽。”
多梅尼科·蒙特羅內並沒有掉以輕心。
他甚至仔細分析了雷丁隊的替補球員,以防出現像李振明那樣的變數,但這些球員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沒有展現出任何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
他們的能力值平庸至極。
因此,他完全無法理解李山在比賽進行到30分鐘就換人的用意。
“這個換人到底意味著什麼?”
他腦海中一片混亂。
如果換上的是一個成名球星,他或許還能猜到李山的意圖,但現在,他完全摸不著頭腦。
“不管他有什麼意圖,這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個機會。”
雷丁隊竟然把萊斯特城重點盯防的前鋒放在了替補席上。
瓦隆·貝拉米瞬間撕裂防線的速度極具威脅,他的下場讓萊斯特城可以更加大膽地發動反擊。
既然無法看穿對手的意圖,那就發揮自己的優勢。
多梅尼科·蒙特羅內對哈維·庫茨曼進行了充分的分析,隨即叫來一名球員,下達了指令。
“執行B計劃。”
“是。”
B計劃。
與其專注於防守,不如伺機反擊。
看著球員回到場上,多梅尼科·蒙特羅內眼神銳利地掃視著球場。
“現在才是決勝時刻。”
比賽進行到第30分鐘。
兩支球隊終於開始展現出對勝利的渴望。
萊斯特城的第一道防線從鋒線開始。
就像當年羅伊·基尼爾所扮演的角色一樣,萊斯特城的前鋒斯蒂芬·迪萊恩憑藉積極的跑動,不斷壓迫雷丁隊的後防線。
砰!
【斯蒂芬·迪萊恩的壓迫!】
【多梅尼科·蒙特羅內教練給保羅·博格巴安排了一條瘋狗!斯蒂芬·迪萊恩整場比賽都在寸步不離地跟著保羅·博格巴,阻止他流暢地組織進攻!】
前場緊逼。
保羅·博格巴嫻熟的個人技術讓他即使在斯蒂芬·迪萊恩的壓迫下,也能勉強控住球,但這種壓迫本身就足以阻礙雷丁隊流暢地組織進攻。
這招在比賽初期確實奏效了。
因此,斯蒂芬·迪萊恩信心滿滿地繼續壓迫,但從第30分鐘開始,情況變得有些不對勁了。
呼!
【斯蒂芬·迪萊恩衝向保羅·博格巴!】
這是一次突然的壓迫。
哈維·庫茨曼的傳球剛一連線到保羅·博格巴,斯蒂芬·迪萊恩就如同餓狼撲食般衝了上去。
接下來就是一場混戰。
如果壓迫成功,萊斯特城就能獲得絕佳的機會,即使失敗,也能趁機調整防守陣型。
然而。
【馬丁上前接應保羅·博格巴的傳球!】
【馬丁直接帶球推進!】
雷丁隊的進攻模式改變了。
原本他們總是依靠保羅·博格巴苦苦支撐,現在卻透過馬丁的前插,化解了斯蒂芬·迪萊恩的壓迫。
馬丁速度快,腳下技術也不錯。
他突然的前插讓萊斯特城的球員措手不及,慌忙上前攔截,但他已經越過了中場線。
從那時起。
每當萊斯特城試圖進行前場緊逼時,保羅·博格巴都會透過與後衛的傳球配合來化解危機。
【雷丁隊的應對方式改變了。
他們不再像之前那樣,防線後撤,時刻準備反擊,而是積極地讓馬丁和帕特里克·鮑曼前插,與保羅·博格巴進行傳球配合。
這樣一來,僅僅依靠斯蒂芬·迪萊恩的壓迫,就無法有效地阻止雷丁隊的組織進攻了。
竟然有三名球員在後場參與組織進攻!而且這三名球員的腳下技術都非常出色,普通的壓迫對他們根本不起作用。】
噠,噠。
雷丁隊的後場傳球速度飛快。
萊斯特城的進攻球員試圖壓迫時,保羅·博格巴和兩名中後衛會形成一個三角形,互相傳球。
這讓斯蒂芬·迪萊恩有些不知所措。
按照多梅尼科·蒙特羅內的指示,他應該繼續緊跟著保羅·博格巴,但每次這樣做,都會讓馬丁獲得更多的空間。
“……他在引誘我。”
目前雷丁隊的後場由馬丁-保羅·博格巴-帕特里克·鮑曼組成一個三角形。
當傳球連線到保羅·博格巴時,斯蒂芬·迪萊恩會試圖壓迫,而保羅·博格巴則會向帕特里克·鮑曼的方向移動,從而拉開左側的空間,然後將球傳給馬丁。
當然,由於斯蒂芬·迪萊恩一直跟著保羅·博格巴,他與馬丁之間的距離已經拉開,之後就無能為力了。
互相利用,擺脫壓迫。
面對他們這種擺脫空間的打法,斯蒂芬·迪萊恩改變了目標,開始壓迫馬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