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森眼神一亮,菲爾米諾擺脫了克里斯·岡特,向前突進,亨德森的傳球如利刃般撕開防線。
如果傳球成功,將形成單刀機會,但他們面前還有一道關卡。
【啊,李山成功攔截!】
【這就是斯塔姆教練安排防守型中場的原因,李山不僅能流暢傳球,還能在後防線前積極攔截。】
米爾納遲了一步才跟上李山的動作。
但李山可不是輕易就能被斷球的球員。
即使米爾納拼搶兇狠,吃虧的也是米爾納,而搶斷也毫無效果。
與李山對抗,米爾納的臉漲得通紅。
‘這是人嗎?’
下半場,兩人已經至少碰撞了五次,但李山的強壯體魄每次都讓米爾納措手不及。
即使拉扯他的球衣,李山也能繼續前進,米爾納已經開始感到呼吸急促。
對付李山,比想象中要累得多。
【李山積極活動,切斷了利物浦的傳球線路。】
【他的預判能力真是太強了,如果沒有李山的防守,利物浦可能已經扳平比分了。】
米爾納的盯人防守確實有效,但現在情況不同了。
李山積極活動,切斷了利物浦的傳球線路。
這是基於預判能力的防守,就算盯人防守,也無法比李山更快地做出反應。
就在那一瞬間,李山抓住了先機。
他搶先控制住球,背身護住球,防止米爾納搶斷,然後向前推進。
米爾納像獵犬一樣緊追不捨,但李山巧妙地護住球,並與上半場不同,在更靠前的位置傳球給隊友。
【雷丁的氣勢正在回升。】
【李山的表現太出色了,他向前推進,分散了對手的注意力,減輕了其他球員的防守壓力。
雷丁球員不再慌亂傳球,有了充分的思考時間,上半場頻繁出現的傳球失誤也消失了。】
解說員說得沒錯。
李山的表現解放了其他球員。
與之前在後場倒腳不同,他向前推進,迫使米爾納和其他一名中場球員不得不跟著他,而利物浦中場本就空虛,防守壓力開始減輕。
‘米爾納攔不住我。’
李山看著緊跟自己的白人球員。
對方也是英超老將,但86年出生的他,身體素質遠不如李山。
李山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憑藉精準的預判,他搶在米爾納之前,速度較慢的米爾納在公平競爭中根本無法與他抗衡。
這就是兩人之間的差距。
李山總是先控制住球,米爾納則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
【保羅·本傑明傳球給李山。】
【李山的控球能力真是太強了,即使被盯防,也從未丟球。】
局勢逆轉。
李山憑藉個人能力為雷丁創造了空間,雷丁球員開始將球傳給李山。
盯人防守依然存在,但他們相信李山一定能護住球。
傳球配合開始,米爾納徹底亂了陣腳。
砰,砰。
李山成為進攻核心,傳球快速流暢。
米爾納的防守毫無作用。
起初,他還能製造一些威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山的傳球越來越簡潔,接到球后,根本不給米爾納反應時間,直接傳給雷丁其他球員。
‘這到底……’
米爾納瞳孔震動。
李山控球時間似乎不到一秒。
他明明是依靠身體素質的球員,但傳球卻毫不猶豫,彷彿洞悉了周圍的一切。
否則,他不可能如此快速簡潔地將球精準傳給雷丁其他球員。
【現在是雷丁的節奏了,李山的傳球開啟了雷丁的進攻局面。】
【這怎麼可能?我認識的李山雖然很聰明,但技術水平沒這麼高。
這隻能說明李山已經更上一層樓了。】
解說員激動地高呼。
斯塔姆也是如此,李山的表現讓他不寒而慄。
“真是不可思議。”
斯塔姆的B計劃是讓李山積極參與進攻,他認為李山的防守能力足以開啟雷丁的進攻局面。
但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
李山成為了雷丁進攻的核心,他簡潔快速的傳球,就像巴塞羅那的Tiki-Taka一樣。
中後衛,右邊後衛,這兩個位置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但現在李山展現出的能力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料。
他突然想到:
‘也許我還沒完全瞭解李山的極限。’
曼聯時期的李山。
斯塔姆回憶起當時的李山,併力促引進,但所有人都認為是“老將”的他,卻變成了“怪物”。
一個超越想象的怪物。
————————
Tiki-Taka(西班牙語:tiqui-taca)最早被使用來形容足球戰術,被認為是來自於2006年世界盃期間西班牙電視六臺播音員安德雷斯-蒙特斯。在西班牙語中Tiki-Taka的發音近似於“DiGi-DaGa(漢語拼音)”,蒙特斯形容西班牙隊在對突尼西亞的比賽中的戰術時說:“Estamostocandotiki-takatiki-taka.(我們在使用Tiki-Taka,Tiki-Taka)”這個詞彙實際上是象聲詞,用來形容球員們在場上快速的短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