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得是多大的工程啊!
需要多少錢啊!
然而,江曉白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說完公路和鐵路基建,他還提出,在未來二十年的時間,要在全國建立100座水電站。
1985年的時候,三峽工程還沒有實行。
不過,江曉白已經在計劃中了。
作為重生者,如此大的世紀工程,他又掌握著先進的工程技術,還能提前搞出裝置,哪有不想參與的啊。
只是他沒有明說而已。
畢竟這種事情,他只能私下想辦法推動,而不能貿然的提出。
嗯,即便要提,也是在合適的時候對大伯林大釗提,對李明山和何山說,不僅沒有用,還不合適。
僅僅是聽了江曉白說的三個集團,李明山就張大了嘴巴。
原以為江曉白說拆分江嘉集團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操作,嗯,不就是拆分業務嘛,分就分了唄。
哪裡知道,聽了之後才曉得,這根本就不是簡單的拆分一個集團,而是對未來的業務模組進行了全新的規劃。
“曉白,你繼續說!”
李明山越聽越是感興趣,迫不及待的催促說道。
江曉白點點頭,繼續說起來。
除了青州地產集團、青州建工集團和青州基建集團之外,第四個集團則是江曉白起家的老本行,是食品行業。
江曉白當初的第一桶金,就是買炕小養魚賺到的。
青州餐飲集團順勢成立。
要說,江嘉集團原來的食品業務,還包括了諸多的零食生產,如瓜子、老婆餅、豆乾、罐頭等等。
不過,新的規劃當中,食品生產這一塊的業務單獨劃分出去了,成立的是青州食品集團。
而青州餐飲集團則主要以火鍋店、吃貨街、蝦蟹館等實體餐飲店為主,還包括西餐廳、快餐店、飯店等其它的餐飲形式。
這一下,又是兩個集團了。
不拆分不知道,拆分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的業務模組是真的駁雜不清。
這一拆分,所有的業務模組似乎一下子都明晰起來了。
這其中,吃貨街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它不是一個單純意義上的餐飲實體品牌店,它本身就是一個品牌,今後將與地產集團進行緊密的合作,要隨著地產集團在全國的商業中佔據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