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編的野史都成真了

第87章 臨時科研禁區

作為直接接觸到尼莫點異常現象的雙方,都意識到了其中的危害性。

更重要的是,如何規避己方因這件事受到不利影響,成了雙方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無論是其中可能被發現的,不能被人知曉的記憶,還有潛在的,可能產生二次傳播的影響,這些都足以引起高度重視。

主要還是這現象他們無法直接掌控,而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它極有可能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成為一種極具威脅性的“武器”。

基於種種情況,讓雙方必須坐下來,進行一場細緻的討論。

會議的具體內容並未向外界公開,不過從這一天起,後續的每一天都發生著新的變化。

先是國際海事組織緊急將尼莫點周邊200海里劃為臨時特別區域,並新增“尼莫點特殊航行條款”。

該條款明確要求過往船隻務必與這片區域保持安全距離,任何不經允許便貿然靠近的行為,都將被視作違規。

緊接著,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同步更新了電子海圖,把尼莫點標註為醒目的黃色警示區。

同時將提示語從原本較為溫和的“謹慎航行”改為態度強硬的“不建議非必要接觸”。

這一系列舉措,讓尼莫點瞬間從一個神秘的存在,轉變為廣為人知的危險地域。

除了極少數一心追求熱度,不顧危險的人,基本上沒有人再打算前往這片海域。

而那些曾經抵達過尼莫點的人,大多都沒了後續訊息。

當然,也有極個別幸運兒平安穿過了尼莫點。

可他們並未發現任何異常情況,這使得他們一度懷疑,是不是各方的反應過於激烈了。

不過,這種情況畢竟只是少數個例。

漸漸地,尼莫點又恢復到了最初的狀態,成為了一片生命的禁區。

有人猜測,這片海域本就生物稀少,是不是因為真海位於此處,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不久後,世界衛生組織召開《國際衛生條例》緊急委員會,針對尼莫點出現的怪異現象展開深入討論,

會議過程中,諸如“新型‘心理-環境互動綜合徵’”“未分類生物物理現象”“特殊環境性認知健康風險”等內容被相繼提出。

經過研討,評估結果顯示該區域雖區域性可控,但需要持續進行密切監測。

隨後,世界衛生組織又釋出了《SPUBD臨時診斷指南》,也就是針對南太平洋不明原因腦功能紊亂的處理辦法。

自此以後,在後續所有相關事件的描述中,都統一採用SPUBD來指代這件事。

這算是讓事情逐步走向正規化,也讓人們能夠更清晰的去理解。

隨著世界衛生組織的宣告發布,緊接著,中美兩國聯合釋出了《聯合科學宣告》。

這一系列宣告的出現,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無論是迅速將尼莫點列為危險區域,還是透過世界衛生組織告知大眾預防措施,都充分表明這件事的非比尋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