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而開始調查,便發現了這麼一個地方。
訊息一經傳出,更多人知曉了此事,一時間,人們蜂擁而至。
隨著探索工作的逐步深入,眾人漸漸發現了一大片人為製造的痕跡。
從流出的影片和照片來看,這裡的場景與當時“歷史真相”釋出影片中的畫面存在相似之處。
至於為什麼最終結論是疑似,是因為洞穴內並沒有出現人們想象中的墓葬設施。
這裡看起來像是一個極為粗糙、尚未完工的遺址,或者說僅僅是剛剛開始動工的雛形。
洞穴內既沒有棺槨,也沒有隨葬品,僅留存著一些工藝粗糙的石刻。
不過,從整體的建築形制來判斷,其風格確實與明朝時期相符。
但這並不能確鑿證明此處與鄭和存在關聯,畢竟當時鄭和船隊曾多次抵達斯里蘭卡,其他船員在此留下痕跡也不無可能。
儘管最終未能確定此處就是鄭和墓,但此次探索倒也發現了一些以往不為人知的事物。
“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真’鄭和墓穴。”
“至少透過這個新發現可以看出,類似這樣的遺址肯定不止一個,至於‘歷史真相’影片中所指的真正位置,恐怕只有他本身知曉了。”
“不被發現也挺好的,你看這次,除了最開始山體滑坡造成的自然破壞,整個遺址最後流出的影片中,大部分破壞都是後來人為造成的,一些缺乏考古保護意識的人,是真的會破壞遺址,而且目前市面上鄭和相關文物價值頗高,也加劇了人為破壞的風險。”
“這不應該算我們國家的文物嗎?”
“法律不是這麼算的,在這種情況下,文物所在國家通常對境內發現的文物擁有主權,若想拿回,只能透過協商的方式爭取返還。”
“或許我們一開始就想錯了,歷史真相恐怕也只是想要表達有這麼一個地方而已,本身也沒說這些是什麼。”
“如果最後我們都沒發現,那歷史真相會不會補充相關資訊呢?”
“恐怕不會,你看牛頓相關影片裡,不也有一些物品沒有完全曝光嗎?雖然可能是被人獲取了,但影片僅僅展示了有這樣東西存在,至於能否被發現,就得看我們自身的探索能力了。”
“感覺歷史真相絕對有某種惡趣味,明明知道東西在哪裡,卻不直接點明,偏要讓我們費盡周折去尋找。”
儘管“真墓穴”的位置依舊成謎,但南京牛首山上的鄭和墓卻是真實存在的。
在經歷了初期的封鎖維護後,近日,景區按照既定規劃,逐步重新對外開放。
景區管理部門提前透過官方網站,社交媒體賬號等多渠道釋出了開放通知,詳細說明了開放時間,遊覽注意事項等關鍵資訊。
隨著這一訊息的傳播,景區的人氣瞬間高漲,變得比以往更加熱鬧。
儘管這裡不會有什麼新的發現,也依舊吸引著人們紛紛前往,想要一探究竟。
或許是為了藉此展現自己對相關事態發展的密切關注,又或者純粹是為了熱鬧。
即便往往需要在景區入口處排上半天隊,最後在墓前停留短短十來秒,匆匆拍幾張照片後,就不得不離開,也沒有阻止人們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