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只是因為,彭海洋對於超市這個行業,瞭解的還不夠透徹,否則就不會這麼驚訝了。
2004年乃是國內的零售元年,臨海市這個城市又比較特殊,人口眾多,而且平均年齡非常的年輕。
年輕人就是消費主力啊,有一項資料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臨海市有一傢俬營的連鎖超市集團公司,據說2000年時,還只是4家超市,年營業額不過是幾千萬元。
經過四年的發展,到2004年的時候,這家連鎖超市集團旗下有19家超市,年營業總額達到108億7000萬元。
均攤到一家超市門店,一年的營業總額超過5.5億,一個月的營業總額超過4500萬,平均每一天的營業總額,則超過150萬了。
19家門店,平均每家門店,營業面積絕不會超過一萬五千平方米。
即便這樣,平均每1000平方米的日營業額,也達到了10萬元。
這樣看來,900平方米的超市,又是開業打折促銷,選的又是週末開業,一天的營業額接近13萬元,也就不難理解了,算是比較正常吧。
開業第二天的時候,生意依然很火爆,總營業額高達14萬3821元,比開業第1天還多了1萬4000多元。
但是到了第三天星期一,既便雞蛋價格還在賣1.98元一斤,但生意對比前兩天,已經明顯的下降了很多了。
到了晚上一結算,營業總額勉強達到了10萬多一點。
不過如果以後每天還能保持這麼多的營業額,那也算是相當不錯了。
開業三天,雞蛋每天投放了500斤,賣出去了1500斤,虧損了3000元。
沒辦法,如果不控制每天投放的數量,那每天1000斤都不夠賣的。
三天總營業額達到了375000元,經過財務會計的統計結果,扣除所有的成本費用之後,毛利潤依然達到了百分之十五,將近6萬元。
至於淨利潤的演算法,則比較複雜了,既要扣除員工的工資,房租水電,又要扣除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地方教育附加費等,最後只剩下三萬一二千元左右,
不過這也比彭海洋預估的5%的淨利潤,多了不少了,差不多達到8%了。
這個結果,彭海洋已經很滿意了,以後每天的營業額,即使降到了六七萬元,那每個月的淨利潤依然能有十五萬元,生意只要稍微好一點,每個月純賺十八,二十萬元,也不在話下。
加上這個超市的店鋪,也是自己的,這一個月9萬的租金,當然也是屬於他的了,這樣一相加,那一個月他就能夠得到二十五六萬元了,生意只要好一點,就有可能三十萬都有。
而且生意恢復正常之後,毛利潤也會相應增加,大概會超過20%,淨利潤相應的,自然也會增加一些。
第一家超市順利開業之後,便要準備第二家和第三家超市的開業了,有了第一家超市開業的經驗,加上超市員工已經提前招聘,並且培訓好了,所以第二家超市和第三家超市的開業,也就相對容易很多了。
開業期一過,日日鮮超市就開始推出會員卡了,加入會員後,每天都可以享受會員價優惠。
會員價通常要比正常售價優惠百分之五,一些利潤較高的商品,甚至可以優惠百分之十,至於一些利潤比較少的特價商品,那就跟正常售價沒什麼區別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