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裡雲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先好好的把公司發展起來了,否則到時候,自己也沒有任何的好處。
把公司發展好了,公司賬上有錢了,才能想辦法找海洋投資公司,從海洋投資公司手中,回購公司的股分。
淘保不再作妖了,日日鮮網上超市也能夠好好做生意了,大家不搞低價競爭,不搞各種補貼,賺的自然也更多了。
其實淘保再怎麼作妖,搞各種補貼,低價競爭,也只能對日日鮮網上超市的POP交易平臺產生一點影響,對日日鮮網上超市自營商品的影響很小,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倒是對淘保本身的影響很大,因為淘保本身就是一個交易平臺,自營商品只佔很少的一部分,而且其自營商品網上超市的上線服務城市,也是很少。
並且在生鮮類商品中,更是幾乎空白,生鮮食品類的商品中,也只能售賣一些不易變質腐爛的種類。
馬裡雲也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想明白了,淘保繼續低價競爭,搞各種補貼,最終損害的只會是自己的利益。
而且論資金實力,自己比日日鮮都不如,日日鮮僅憑線下6500多家線下實體超市連鎖店,再加上便利店,大型超市,購物中心,一個月利潤就有不下二十億,淘保又拿什麼跟人家競爭?
人家的線上的網上超市也是自營商品,自己有完全的定價權,而且主營又是生鮮類食品,利潤很高,都是自己賺的。
而淘保呢?自營商品少的可憐,而且上線服務的城市也很少,怎麼鬥得過日日跭啊!
淘保收手了,停戰了,日日鮮倒也不會去窮追猛打,糾著不放。
而各企業的網上品牌旗艦店,既可以在淘保上開店,也可以在日日鮮網站上開店,同時在兩個品牌開店,雖然要兩邊的平臺交技術服務費,但是兩邊都能做生意,賺的也比以前多,所以大家也都很高興。
兩邊平臺搞價格戰,搞補貼,雖然說表面上這些電商企業獲利了,可是大家都知道,這不是什麼長遠的辦法。
而且大家想獲得淘保的低價補貼,也並不是沒有條件的,比如淘保要求大家2選1,在淘寶開了網店,就不能在日日鮮開網店,算起來還有他們自己虧了。
現在兩邊都可以開網店,大家公平競爭,兩邊網站的收費也差不多,但是對他們沒有限制,他們可以在兩邊開網店賣貨,賺的反而比以前更多了。
畢竟兩個平臺的網民和消費者,肯定比一個平臺的網民消費者更多。
另外,日日鮮的網民和消費者,直接可以在日日鮮網站上點選一號店,進入一號店網上超市消費購物。
憑藉著日日鮮網上超市平臺的流量支援,一號店的營業額開始暴漲起來了,會員註冊人數,也隨之快速增長。
至於會不會對日日鮮網上超市有影響,這個其實並不重要,日日鮮集團可是持有一號店百分之八十的股份,一號店賺錢了,就等於是日日鮮集團賺錢了。
日日鮮集團雖然對一號店擁有絕對控股權,但是並不會直接插手一號店的經營管理,一號店仍然是由原來的兩位創始人說了算。
日日鮮集團對一號店的各種支援,當然也是經過兩位創始人同意的,甚至就是兩位創始人希望得到的支援。
日日鮮的線下超市連鎖,經過了一年半的發展,已經從2008年年底的2500多家門店,增長到了如今的6500多家,一年半的時間就增開了4000多家門店,遍佈全國的二十二個省市自治區的230多個地級市,包括這些地級市下面的縣級市,人口大縣。
而大型超市賣場,也達到了73家店,購物中心,購物廣場則達到了31家。
便利店自營的旗艦店,多達4700多家門店,之所以只有這麼多,是因為嚴格的限制了,每個城市只搞20家自營的旗艦店,其餘的以發展加盟店為主。
而加盟店的門店總數,全國已發展了有23800多家,看著很多,但分佈在230多個城市,平均一個城市最多也就100家。
不過加盟店的分佈並不均勻,像臨海,五羊,莞香,惠城,朱海,下門,福城,魔都等這種南方省份,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加盟店自然是發展的最多了。
而且這些地方,還是最先開始發展加盟店的地方。
越是往北方,發展的越慢,時間上也更遲一些。
實際上南方城市更適合便利店加盟店的發展,美一佳便利店在2025年,門店總量達到3.9萬家,僅本省各地就分佈了2.7萬家門店,佔比將近百分之七十。
23800多家日日鮮加盟店,也是南方各省佔比很大,尤其是大本營臨海市及周邊的各個城市,發展的速度最快,全省加盟店總數超過6000家。
除了淘保商城和日日鮮網上超市之外,金東商城也在拼命的狂追,這幾年的發展速度非常的快。
2006年金東的年銷售額還僅為8000萬元,2007年金東的年銷售額上漲到了3.6億元,2008年這個數字則增漲到了13億元,而到了2009年,京東的年交銷售額已經上漲到了40億元。
而到了今年,2010年,僅半年時間,已經超過了去年的年銷售額,預計今年的年銷售額,可以破百億元大關。
在整個B2C市場,2009年交易金額高達1600多億元,日日鮮獨佔了百分之八十五的市場,交易金額超一千三百五十多億元了。
淘保商城的交易金額沒有單獨列出來,淘保只公佈了其2009年的交易額,達到了2000多億。
但是這是整個淘保網平臺的交易額,而淘保網是屬於C2C的平臺,淘寶商城才是屬於B2C平臺。
儘管淘保並沒有公佈,淘保商城2009年的交易額有多少?但是別人不知道,彭海洋還是知道的,因為海洋投資可是阿里嘎巴公司的大股東,是有權知道這些資料的。
實際上2009年,淘保商城的年交易額,僅為75億多元,還不到金東商城的兩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