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每個月的交易額突破500萬也好,1000萬也好,2000萬也好,區別都不會太大,肯定是賠本賺吆喝的,不可能盈利的。
在2018年之前,吃了麼就從來沒有盈利過。
這也是彭海洋並不那麼急著搞外賣平臺,就算搞也不急著發展太快的原因了,因為現在嚴格來說,還沒有進入3G時代,智慧手機的普及率也不高,發展外賣平臺,網約車平臺的條件都還不成熟。
你發展太快,只會虧得更多,彭海洋跟別的創業者又不一樣,並不急著去融資。
如果急著去融資的話,那就肯定需要有一個比較好看的資料,就算不賺錢,起碼要有一個交易量,使用者量,這些就等於是流量,流量越大,融資的時候,自然也就更容易一些,估值也能夠更高一點。
不管做外賣平臺,還是以後做網約車平臺,想要盈利都是很難的,至少初期的幾年內,都是做不到的。
包括做網上超市也是一樣,除非像阿里嘎巴,淘保一樣,只是搭建一個平臺,做的是技術服務,輕資產模式,不自建物流系統,自營商品也不多,那才有可能在幾年內實現盈利。
比如2008年,淘保交易金額達到近千億,實際營業收入30億,也就是向平臺商家收取的廣告費,服務費與技術費,這其中的廣告費收入佔了最大一部分,大概超過百分之四十了。
30億的營業收入,毛利率超過百分之四十三,淨利潤也有7%左右,也就是2億多元的淨利潤。
日日鮮網上超市的POP平臺上線的比較晚,這方面的營業收入比較少,當然也不可能有什麼盈利的了。
但是日日鮮網上超市的自營商品交易額高達600多億元,毛利潤率百分之二十五,淨利潤百分之五點六,所以淨利潤超過35億,比淘保要多的多了。
不過賬面上的淨利潤,雖然有超過35億元的收入,但是去掉在物流系統上的投資,那就不僅是沒錢了,還虧進去了很多。
雖然說投入物流系統建設的資金,嚴格的來說並不算是虧損,只能說是投資,但總的來說就是2008年還是虧損狀態中,未能實現盈利。
假如對外融資的話,風投公司可不看你去年的重資產投資情況,只關心你是否盈利了?有多少活躍使用者?成交量大不大?
所以兩家公司真的要去融資的話,顯然淘保公司更加佔了優勢,在估值上應該會大大的高於日日鮮了。
彭海洋自身的資金量非常充足,根本就沒有融資的需要,他當然也不會去追求短期的收益了,更多的都是為了以後的發展做準備。
只要把基礎搭建好了,等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到來後,就能夠從容的迎接,使用者數量和成交量的爆發式的增長了。
“日日鮮外賣並不是發展推進的速度太慢了,而是發展推進的速度太快了。”彭海洋笑了笑對蘇祝麗說道。
“發展的太快了?”蘇祝麗感覺有點意外,很是疑惑的問道。
“是的,現階段我們佈局外賣平臺的目的,只是為了探索利用網際網路網路,來做外賣平臺的這個經驗,只,是為了以後打基礎。”彭海洋解釋道。
“現在發展推進的速度越快,我們需要投入的資金就越多,虧損也就越大。”
“總之就是我們現在只要先把這個平臺搭建起來就可以了,在發展推進的速度上,不要求太快。”
“從現在開始,所有老客戶的優惠和補貼都取銷了,每一單外賣都要加收一元錢的配送費,只有前三次點外賣的新人,才享有優惠和補貼,免配送費。”
“雖然每單收一元錢的配送費,我們還是要虧本,但多少也能夠減少一點損失。”
“另外,對於入駐平臺的商家,超過一個月時間以後,也要收取百分之十的平臺技術服務費,我們也不能一直都免費。”
蘇祝麗聞言點了點頭說道:“這麼快就開始向商家收費了,會不會讓商家反感,拒絕繼續入駐我們的平臺啊?”
速度力當然也想過收費的問題了,誰都知道平臺是不可能永遠免費的,平臺也是需要運營成本的,一直免費服務,那又怎麼可能呢?
向消費者收一元錢的跑腿費,再向商家收10%的服務費,雖然還是賺不到錢,無法盈利,但至少差不多可以維持一個平衡了,虧損不會太大了。
“應該不會,你想一下,如果你是商家的話,一天在平臺上可以賣出100份外賣,價值1000元,可以賺500元,平臺抽走100元,自己還能夠賺400元,你能不能接受?”彭海洋問道。
“如果你不能接受的話,那你一天這400元也賺不到了,如果你是餐飲店的老闆,你會怎麼選擇?”
蘇祝麗笑著說道:“那我肯定願意讓平臺抽走100元了,應該不會有誰會愚蠢到要拒絕平臺吧!”
“那不就是了嗎?”彭海洋也是笑著說道。
反正現在也沒有什麼競爭對手,吃了麼現在還不夠資格,成為日日鮮的競爭對手。
海洋投資雖然投資了吃了麼一百萬元,吃了麼的發展速度,也許會比曾經的那個世界發展的速度要快一點,但目前仍然還是不夠資格,成為日日鮮外賣的競爭對手。
時間匆匆一晃而過,劉一菲成立的海洋慈善基金會影視投資公司,簡稱海洋影視投資公司,僅用了不足半年的時間,便拍出了一部76集的大型清宮古裝宮鬥連續劇《後宮妃嬪傳》。
這部劇的劇本,是由彭海洋親自操刀設計的,演員陣容也很強大,編劇導演以及主要演員,都是由彭海洋指定的。
彭海洋看過製作完成以後的樣片,覺得還是非常不錯的,基本上還原了另一個歷史時空中的,一部叫《真環傳》的連續劇。
不過拍是已經拍出來了,但是在銷售上卻遇到了問題,沒有哪一家電視臺願意買去播放,有願意買版權播放的,價格又給的太低,價格低也就算了,條件還很苛刻。
“怎麼搞?沒有電視臺願意不過我們拍的《後宮妃嬪傳》。”劉一菲無奈的找到了彭海洋說道。
“這麼好的片子,為什麼沒有電視臺願意播放?”彭海洋也是非常不理解的反問道。
“我也不清楚啊!不會是有人故意在針對我們吧!”劉一菲搖了搖頭說道。
“什麼人要故意針對我們呢?”彭海洋又問道。
“我也想不到,究竟會是誰在故意針對我們,實在沒有辦法的話,要不我們還是便宜賣了算了。”劉一菲有的喪氣的說道。
以前她可是從來不用操心這些事情的,只管拍戲就好了。
現在她才知道,原來當一個影視投資人,製作人,出品人可沒那麼簡單,戲拍完了,怎麼賣出一個好價錢,那就是投資人的事情了。
“總共投資了8000萬元,便宜點賣出去,虧應該也不會虧什麼,賺一兩千萬應該也還是可以賺到的。但是想賺多少錢,那就有點難了。”劉一菲心裡也有點不甘心的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