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統計後倉庫裡已經有50萬斤糧食,臨江縣有三萬人左右,這些糧食已經足夠縣裡的人吃半個月了。
現在萬事俱備,盧志清讓師爺趕緊吩咐人把縣裡的糧倉開啟,將糧倉裡的粟、黍以及大豆全部拿出來售賣。
在衙役的宣傳下臨江縣的百姓紛紛湧入了盧志清臨時徵用的鋪子裡。
“大家不要擠,這是盧知縣做主從糧倉裡拿出來的糧食,每個人都能買到。”
“這盧知縣真是大好人,是造福百姓的好官吶,這粟、黍每石皮只要20文錢,米每鬥只要30文,這比之前還便宜。”
“誰說不是呢,這要不是盧知縣咱們估計只有啃窩窩頭的分,哪兒能站在這裡買糧食。”
……
這低價糧食的事自然也傳到了江萬樓的耳中,盧志清那邊一開始售賣低價糧,他這四大糧倉就沒人來了。
他現在只有把價格定的比盧志清那邊還低才能吸引顧客,如此一來不知要虧上多少,沒辦法,江萬樓只能將糧食價格定的和盧志清一樣。
得知城中的四大糧行紛紛降價,盧志清高興地合不攏嘴。
看到情況果真如同陸東家所預想的那樣,師爺也高興不已,如果這次的事沒處理好出了亂子,那他也脫不了干係。
“聽說有人怕這低價的糧食會供應不足,便想著多囤積一些,不過我已經吩咐下去,決計不能出現大量購入糧食的情況。”
“你做得對,這次多虧了陸東家,如果不是他,我現在可能已經被下獄了。”
做知縣這麼些年,盧志清一直都是戰戰兢兢地,尤其是最近這兩年,他更是明哲保身,儘量不讓自己摻和進黨派之爭,在政績上也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希望苟全性命。
糧食價格終於恢復正常,陸豐鳴也鬆了一口氣,李曼曼一家的悲劇不會再上演了。
想到李曼曼和李靈靈,陸豐鳴突然想到自己也許應該將那件事給提上日程了,當初他就想過開一家布莊和綢緞莊。
到時候正好可以將李靈靈給安排進布莊裡做工,蔣嬸子昨天還說這小丫頭說不能白白賴在嬸子家,一直鬧著要出來做工養活自己和妹妹。
村裡還有些嬸孃到時候也可以來布莊或者是綢緞莊幫忙,這也是之前自己答應她們的。
現在這個朝代的人窮人一般都穿麻布、葛布以及粗布製成的衣服,稍微好上一點的穿的是棉布,而城裡的富人穿的都是以絲綢、錦、綾、羅、紗、錦緞製成的衣服。
說幹就幹,這店鋪選址陸豐鳴早就想好了,就開在醉仙樓附近,一來醉仙樓平常人流量大,這樣好吸引顧客,二來醉仙樓背靠關寧,他的布莊也能多一重保障。
富人穿的絲綢、錦緞、緙絲的原料通常都是蠶絲,並且都需要在織布機上進行復雜的操作。
下一步就是養蠶,先把原料準備充足,同時還需要讓村裡的嬸孃學習絲織技術,這樣一來村裡的人又可以多一筆收入。
陸豐鳴先去醉仙樓找了關寧,沒想到盧志清也在這裡。
在聽到陸豐鳴開布莊的打算後盧志清覺得自己以後可得與人交好,此人頭腦靈活,頗有經商天賦,官場上的事也懂得不少,日後前途不可估量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