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呢?”劉磐壞壞的笑著。
“你耍賴!人家不理你啦!”貂蟬羞紅著臉縮回了馬車,躲在裡面說什麼也不肯再露面了。
“哈哈……”
劉磐開心的大笑著。
十名重甲親兵上前,護衛在了馬車四周,帶著馬車和大部隊一起回城。
短短十里的路途中。
不少百姓跪在道路兩側。
他們把家裡能僅剩的食物高舉過頂,想要獻給劉磐。
能得到老百姓們的認可,劉磐很滿足。
他不僅沒有拿取老百姓們的任何食物,反而下令開啟糧車派發糧食。
每人三斤糧!
有一個算一個!
一向對錢糧看管極嚴的華歆等人,這次並沒有發出反對的聲音。
當初躲在人群中看著劉磐出征的那個少年文士也來了。
劉磐依舊沒有注意到他。
或者說是他刻意站在不起眼的角落,避開了劉磐的注意。
他接過士兵遞到自己手中的糧食,呆立在了原地。
亂世之中誰都想把錢糧裝進自己的倉庫。
哪有像劉磐這樣派發糧食的?
這個異類!
直到劉磐快要走進洛陽城門了,他才從驚愕中清醒過來。
深深地看了劉磐的背影一眼,少年文士默默地退出了人群,走進了路邊的一處酒肆中。
徑直走到靠窗的座位上坐了下來。
對面的位置坐著一個二十多歲的人,身穿一身白色文士長袍,長的儀表堂堂。
少年文士看似不經意的道:“這個人還算不錯。”
對面的白衣文士點了點頭:“確實不錯。”
兩人簡短的對話之後,同時放下了酒杯。
目光灼灼的看著對方。
“奉孝今日拉我前來,就是為了看他吧?”白衣文士率先打破了沉默。
“文若兄,你不覺得他是個做大事的人嗎?”少年文士反問道。
奉孝是他的表字,東漢末年叫這個名字的只有一人。
郭嘉郭奉孝。
郭嘉出身寒門,但是自幼就展露出了過人的才華。
能和他交朋友的都不是普通人。
坐在他對面的白衣文士名叫荀彧,字文若。
荀彧現在擔任著守宮令的職務。
是專門替皇帝掌管筆墨紙張的小官。
“或許是,或許不是,誰知道呢?”荀彧和郭嘉不同,他出身潁川大家族荀家。
荀家是荀子的後代,在潁川一帶極有名望。
荀彧的祖父荀淑是當時聞名的大儒,人們尊稱其“神君”。
荀淑有八個兒子,個個才華橫溢,號稱“荀氏八龍”,名聲不輸於劉表所在的“八俊”。
在荀彧年紀還小的時候,南陽名士何顒就對他做出了評價:王佐之才!
所以荀彧有很多條路可走,他並不急於立刻就做出選擇。
郭嘉拿起酒杯一飲而盡,哈著酒氣對荀彧說道:“選擇他,我不會後悔。”
荀彧聞言一愣。
他和郭嘉自小就認識。
見慣了郭嘉的放浪不羈,還從來沒有見過他像現在這樣堅定過。
荀彧知道郭嘉的眼界和才華不在自己之下,只是因為出身寒門而沒有被大人物們注意到罷了。
能被郭嘉如此肯定的人,一定不簡單。
荀彧的腦海中開始反覆出現相同的兩個字:劉磐……劉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