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截胡了大耳賊

第89章 緩兵之計

一場枕邊風可能還不夠分量。

但是架不住每晚都有枕邊風亂吹。

漸漸地。

劉表對劉磐的關愛不像之前那麼濃厚了。

叔侄之間的書信往來明顯減少了許多。

這一切。

蔡瑁都看在眼裡。

透過蔡瑁的眼睛,黃祖也看到了眼裡。

黃祖自以為陰謀得逞,漸漸放鬆了警惕。

殊不知。

黃祖的一舉一動其實劉表盡在掌握。

或者說是一切都在劉磐的掌握之中。

利用一個月的緩衝期。

劉磐做了很多事情。

創立學府的事情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荀彧已經選好了地址。

就在宛城外的隱山山腰處。

隱山風景秀美,遠離鬧市喧囂。

把學府設在這裡是最好的選擇。

一大批工匠已經趕到了隱山。

圈起近百畝的山地開始按照圖紙進行建造了。

貂蟬恢復了往昔的明豔動人。

讓劉磐得以全身心的把精力投放到軍政要務上。

他提出了早就想好腹案的改革。

在關羽、荀彧等文武將官的反覆商量中,最終形成了定稿。

十八諸侯討董時除了劉備都撈到了不少好處。

劉磐獲得最大好處就是擁有了開府儀同三司的權力。

開府就是可以建立幕府了。

幕府中的機構、官員,全由劉磐一人說了算。

劉磐針對東漢末期複雜又繁冗的官職機構,根據後世的三省六部制,構建起了分工明確、責任到位的新機制。

三院六司制。

三院即內書院、都察院、通政院。

其中以內書院最為重要。

負責協助劉磐處理幕府的軍政要務。

都察院負責監察、彈劾各級將官,有建議之權,還擔負文武將官的考核與升遷。

通政院負責幕府的政令收發、稽核等事宜,等同於後世的秘書機構。

六司分別是負責教育的莘子司、負責醫療的青囊司、負責經濟和手工業的鹽鐵司、負責鑄造和土木工程的將作司、負責農林牧漁的農谷司、負責商業市場管理及物價調控的內務司。

荀彧、郭嘉、賈詡三人分別擔任三院的長史。

即三院的最高職務。

長史之下按照從高到低的職位。

各院分別設立司馬1人,左、右參議2人,從事中朗2人,主簿4人。

劉磐把梁鵠、華歆他們從縣令的位置上抽調了回來。

經過半年多的智力,各縣的狀況恢復了很多。

已經走上了正軌。

不需要他們再繼續委屈在縣令的職位上了。

劉磐讓他們擔任起了六司的最高長官——監令。

監令之下從高到低設立左、右令史2人,祭酒2人,功曹4人。

三院六司共計八十四人。

大家各司其職。

互通有無又互不干涉。

比之前的冗員制度要精簡的多了。

各個崗位上的職責一目瞭然,更為的明確。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