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衙門官員不管不顧,可逐級上報,倘若事情查明,各級翫忽職守的官員同罪,正如本官剛才所說,大明律之工律,自今日始!”
……
朱慈烺說罷,在百姓們的歡呼聲中,迅速離開泉州知府衙門,他走後,又示意嶽洋:
“去告訴百姓,就說朕乃是大明內閣閣臣……”
皇帝身份暫時不能暴露,讓內閣來背鍋挺好的……
朱慈烺知道此事做的有些草率,應該通知當地布政使來依法處置,但他心裡實在是鬱郁難平,又沒有法律規定他們都是死罪……
不過他並不覺得自己殺錯了人,累死在他手裡的人命都有好幾條,絕對死有餘辜。
知府包庇之罪暫且不說,祖制有云凡官員者貪汙六十兩剝皮實草,張茂才貪腐絕對不止六十兩。
沉思片刻,朱慈烺又對嶽洋說道:
“嶽洋,你親自去泉州衙門裡的同知,讓其代管泉州府一應政務。
再讓其釋出告,將朕說的工律公佈於眾,前罪既往不咎,但凡繼續違規者,按工律處置。
另外,讓衙役查抄他們的家產,除給死者的家屬補償外,其餘家產全部上繳國庫,命令當地錦衣衛去監察。
“遵旨!”
……
之後,朱慈烺先後私訪幾十家工廠,類似情況屢有發生,朱慈烺心情很不爽,三天後,坐火車返回京師……
回到京師第三天上朝,朱慈烺讓內閣儘快擬定新律法,著重保障工人階級的人身保障和應得利益。
並規定,在新工律實行之前,把每天工時不得超過十個時辰的條款公佈於天下。
後世八小時工作制都未能全部實現,古代讓工人工作八個時辰很不現實,因此朱慈烺才規定,不能超過十個時辰……
身為後世工薪階層子女,他知道此事只是萬千底層工人的一個縮影,而且商賈與工人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矛盾,可能會長久的存在,想要完全解決,基本沒有可能,他已經盡力了。
……
皇帝都愛開疆拓土,名流千古,朱慈烺也不例外,他更痴迷於這種開拓精神。
如果有機會,朱慈烺絕不會放過這個統一世界的萬古奇功!
十幾年發展,大明的經濟空前繁榮,科技領先世界一百餘年,軍隊戰鬥力史詩般加強,已成為十七世紀,當之無愧的超級大國!
如此優渥的條件,也助長了神武大帝的野心!但他最終還是保持了最後一絲清醒。
朱慈烺深知,如果無休止的打下去,局面必然會崩盤,到時大明喪師辱國,不知要倒退多少年!
對歐洲有些國家,比如神聖羅馬帝國,肯定要分為多個小國,大明不會允許一個強大帝國完整存在,必須挑起他們內亂,分而圖之。
但他決定緩一緩再說,必須先維持住已經得到的地盤的長期穩定!
首先,需要迫切地鞏固中亞,保住亞洲的盤面。
同年五月,神武皇帝朱慈烺乘坐火車,出嘉峪關巡視伊犁河谷。
西域平定後,朱慈烺將惠遠城改名為龍城,並下旨大力開發伊犁河谷……
經過十幾年發展,龍城規模,每日車水馬龍,來自四面八方的行商路過此地,已然成為西域乃至中亞最繁華的城市!
伊犁河谷雖然距離海洋遙遠,但降雨充沛,被稱為塞上江南,更是連線南疆和北疆的重要通道,也是大明神州本土西北重要的防線!
朱慈烺打造伊犁河谷,目的不言而喻,使大明徹底掌控中亞和西伯利亞以及北極地區……
御駕在伊犁河谷巡了半個月,又召見了中亞幾個地方總督,神武皇帝方才返京師。
大明停止對外擴張,並不意味著歐洲諸國萬事大吉了。
朱慈烺不會讓他們安穩發育,第二年,大明指責歐洲諸國的種族滅殺,宣佈廢除黑奴貿易!
眾所周知,歐洲人在奴隸販運上寫下了最可恥、最卑劣的一頁!
利慾薰心的歐洲殖民者把人數眾多、具有熱帶作物種植技術,又能適應熱帶勞動的非洲黑人,當作獵奴的物件。
在長達數百年的奴役過程中,非洲黑人被殺了上千萬,奴隸貿易使非洲損失一億人口!
殷殷鮮血,壘壘白骨,誰知道在波濤洶湧的大西洋的海底,到底深淵埋葬了多少黑人奴隸的骨骸!
大海的深處,泥濘的沙裡,躺著被人遺忘鎖著鐵鏈的人骸。
在死沉沉的黑暗裡,閃爍著不幸的奴隸的白骨,他們從漆黑的巨浪裡,向世界訴說著殖民者的無恥!
大明向全世界宣佈:
“大明皇帝陛下決定,在大明所有領土和統治區內,禁止非洲奴隸貿易,禁止以任何其他方式買賣、交換與運輸奴隸,所有形式的人口貿易均為非法!”
從此,廢奴運動開始有組織、有系統地開展起來,大明皇家海軍在各大洋港口巡視,扣留一切奴隸船。
非洲的黑人們歡呼著,人人感懷大明神武皇帝的恩情……
歐洲本土有什麼?什麼都沒有,他們買賣奴隸基本都是送到大明海外領土做工,現在大明移民基本完成,不需要太多黑人……
大明此舉遭到歐洲幾大殖民國的強烈不滿,他們紛紛派使者前往大明京師,其中有幾個國家還是華盟成員。
奴隸制是資產階級工業的基礎,沒有奴隸制就沒有棉花,沒有棉花現代工業就不可設想,奴隸制使殖民地具有了價值,殖民地造成了世界貿易……
大明率先進行工業革命,歐洲跟在後面拼命追趕,工業革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大明別的不多,就是人口多。
歐洲就不同了,他們人少,想透過廉價的黑奴來降低他們生產成本,還能透過和大明海外領土奴隸買賣賺取利潤。
如果人口不足,他們就無法進行工業革命,與大明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到了後面,工業體系只有蒸汽機這一種動力,最複雜的工業品無非是鐵甲艦,一條鐵甲艦有幾十萬種零部件,需要近百萬人來滿足核心產業。
所以,一個國家想要成為工業國,是需要大量人口基礎的。
十九世紀最小的工業國比利時,好像也有四百萬人口,但他工業體系不完備,跟那些進行工業革命的人口大國沒法比,只能欺負一下農業國……
大明廢除黑奴貿易,不僅擠壓歐洲諸國在海外的殖民地,還直接扼喉他們的工業革命,他們當然不想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