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發家從趕山養殖開始

第74章 和老婆一起趕集【五千字】

“林偉你這回有用,立功了,但現在已經七點半了,趕快收拾去上學吧。”

劉娟誇獎了一句,就催促道。

“好的。”林偉今天有點迫不及待的想上學,要和小夥伴吹噓他抓到的兔子。

“這東西不好養啊,得用鐵梨樹或者牛筋樹做個結實的籠子,不然就容易咬爛木頭跑了。”

林父找了一個深口的木桶,讓林恆把兔子倒了進去。

五隻小兔子縮在一起,瑟瑟發抖,恐懼萬分。

“確實,兔子牙太能咬了。”林恆也有點愁,家裡沒有鐵籠子啊。

“只能用竹子先做一個了,等過幾天趕集看看有賣鐵絲網的嗎,買一點回來回來養著。”

林父攤手說道。

“大哥,小兔子你拿兩隻去養著,剩下的給老爸吧,我懶得養的。”

林恆看著兔子說道。

“你不養?”林母疑惑。

“養它幹嘛,山上到處都是,我想吃就去打。”林恆攤手一笑。

林母:“……”

“你有本事你厲害,我們養就我們養。”林父來者不拒。

“酸菜拌湯好了,吃了趕快去修豬圈和雞鴨圈吧。”

秀蘭從屋裡走出來說,早上的飯是她在做。

吃了飯,八點鐘父子三人去後山修豬圈,雞圈。

這東西沒啥難度,就是整理出一塊平地,釘木樁子,圍起一個四方形的欄杆,搭個架子建個避雨的窩棚就行了。

最後掏兩個木頭豬槽就可以養豬了。

雞圈也是一樣,用竹子木頭都行,不同於豬圈的是得把頂部封起來,不然雞會飛出去。

說起來很簡單,工作量卻不小,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勉強完工了。

而且豬槽還沒來得及掏。

晚上把早上捕的兔子吃了,兔肉炒著吃味道一般,這一個月經常吃肉的林家眾人都有點嫌棄了。

第二天就是29號,四月最後一個趕集的日子。

早上醒來,秀蘭扭頭看向了林恆:“今天你想好買些啥了嗎?”

“你看著買唄,要我和你一起去嗎?”林恆伸手摸了摸老婆的臉,軟軟的。

昨晚林父給了他和大哥一人五十塊錢,讓他們趁著今天趕集,給新家添置一些傢俱。

因為五月初二搬新家,這是搬家前最後一個趕集的日子。

“嗯嗯,我一個人也不知道買啥。”秀蘭點點頭,輕聲細語的說。

“那好,我陪你一起去。”林恆本來是要去收拾後面小院子的,但是不忍心拒絕老婆。

兩人起了床,換了乾淨的衣服,收拾了一下。

“老弟,你們收拾好了吧,弄好了就走。”

大哥林嶽和大嫂劉娟起得更早。

“好了。”林恆點頭。

“那我去牽牛。”林嶽點點頭,今天借了一個木板車,用家裡的牛拉著。

因為今天買的東西必然會很多,靠人是拿不完的,所以得用牛車。

將牛拉到馬路上把牛車組裝好,大哥林嶽驅車,林恆秀蘭還有大嫂劉娟都坐到了板車上面。

林恆的麂子皮豬獾皮,還有菌子啥的都沒拿去賣,準備存多一點,直接進城。

牛慢慢悠悠的走著,脖子上的銅鈴發出清脆的聲響。

林恆坐在車上,清晨的涼風迎面而來,看著路外面的景色,聽著秀蘭和大嫂討論買什麼東西。

坐累了就躺下來,頭枕著秀蘭的腿看著天空,這種慢悠悠的生活有種說不出的舒適感。

五點半出發,七點鐘四人才來到了黃潭鎮的街道上。

聽著喧鬧的聲音,看著密密麻麻的人,林恆有種回到了重生前的錯覺。

“大哥大嫂,你們先去買吧,我們看著牛和車。”

林恆主動說道。

林嶽也沒矯情,點頭道:“那你們看一下,我和小娟一會兒就回來了。”

兩人說了一句,就一起出去了。

林恆將牛拴在路邊的樹上,坐在板車上和老婆聊天。

他拿了紙和筆,將要買的東西全都寫在了上面,到時候一樣一樣買就行。

“我們買幾個碗啊。”秀蘭看著林恆問道。

“碗和碟子十個就夠了,多了也沒用,分家後咱們家就三個人。”林恆笑著說。

“那多買兩個吧,到時候我給你再生兩個。”秀蘭眨了眨眼睛,她很想給林恒生個兒子。

林恆拉著媳婦兒的手笑著說:“好。”

這事他不著急,準備條件好了一點再說,最少也得等到明年。

有錢了,秀蘭生孩子的風險也會更低,不必著急。

兩人肩靠著肩,聊著聊著就沒啥話可說了,秀蘭看著街上的人,林恆看著她,無聊的等待。

期間,大哥回來了三次,第一次帶回來了十五隻雞崽子,第二次帶回來了一系列的鍋碗瓢盆,第三次帶回來了一些床單被套。

等到兩人弟四次回來,就已經是上午十一點了,兩個人提著蛇皮袋,裡面裝滿了東西。

“老弟,你們可以去買了,現在我們看著。”

大哥林嶽笑著說道。

“好的。”林恆和秀蘭麻溜的跳下了車,屁股都坐疼了。

搬新家,首先要買的就是鍋碗瓢盆,菜刀鏟子,吃飯的東西是最緊要的。

其次,還得買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買兩床被子,枕套被單之類。

將這些賣完,花了12塊錢,鍋碗瓢盆都不算貴,主要是被子,一床五斤的棉花被要三塊錢,兩張床單還還花了一塊錢。

不過買的也是質量比較好的,畢竟是新房子。

這些買完了,又買了一些紅紙,用來寫對聯,買了一張灶王爺的畫像,準備回去供著。

將買的東西放到車上,林恆又道:“走,我們去河下面看看雞仔。”

橋下的河灘上賣豬雞鴨牛羊崽子的都有,全都是農民自己繁育的,這時候大規模的養殖場很少。

“這雞崽子多少錢一隻?”秀蘭走到一個賣雞仔的大叔面前問道。

“我這是烏雞,腿是黑的,這些都是半個月大的,兩毛錢一條,旁邊這個一個月大的三毛錢一條。”

半個月大的雞崽子全都是絨毛,拳頭大小,一個月大的絨毛已經轉變為了厚實的羽毛。

“買一個月大的吧,買十隻,大的好養一點,你這裡送竹籠子吧?”林恆注意到這大叔身後有裝雞崽子的那種簡易的竹籠子。

“這個兩毛錢一個,或者你們再多買五隻,就送給你們了。”這大叔咧嘴一笑。

“那算了,我們再去其他家問問。”林恆看了他一眼,帶著秀蘭走了。

“別走啊,開玩笑的,送給你們了,我這雞崽子是這裡最好的了。”大叔連忙將林恆攔住,笑著說。

“等我們看看其他的再說吧。”林恆沒理他,去其他幾家賣雞崽子的看了看。

“似乎,就那大叔家的比較好,雖然貴一點,但烏雞好吃。”秀蘭看了一圈,評價說。

“那就回去。”林恆微微一笑。

“我說了我這烏雞是獨一份,這價錢真的很合理。”大叔笑著給兩人拿了竹籠子。

“人家一個月大的才兩毛錢,你這太貴了。”林恆搖頭說。

“一分錢一分貨嘛。”大叔嘿嘿一笑。

林恆也沒計較,這個價格確實差不多,他扭頭看向秀蘭笑著說:“你先要幾隻公的,幾隻母的?”

秀蘭詫異的看著他:“這麼小的雞崽子你能分出公母?”

賣雞崽子的大叔也不信:“年輕人別吹牛,這麼小的雞是認不出公母的,說能認出的都是忽悠你的,你別騙你媳婦兒了。”

林恆微微一笑,看向大叔:“如果我說出個所以然來,你多送我一隻雞崽子如何?”

大叔拿出一張紙,倒了一點焊煙慢慢的卷,豪氣的道:“你說,真的要能把我說服了,我就送你一個。”

秀蘭也一臉的好奇,農村抓雞仔,尤其是這種兩個月以下的,幾乎都是靠運氣,分不出公母。

林恆笑了笑:“這可是你說的啊。”

“我說的。”大叔豪氣的很。

林恆從竹籠子裡抓了一隻雞崽子出來,將其翻過來看了看雞屁股,開口道:“這是隻母的,秀蘭你抓著,我再抓一隻公的。”

在裡面翻找了一會,林恆很快找到了一隻公的,笑著說:“這隻就是公的。”

“你憑啥這麼說?”賣雞崽子的大叔一臉不信,拿出煤油打火機點著了焊煙,一股煙味和煤油氣息在空氣中瀰漫。

心說我賣了這麼多年的雞崽子,小雞崽子能不能分清公母他還不知道?

隨便挑兩隻雞崽子就想騙他,可沒那麼容易。

“沒事,你聽我給你慢慢說。”林恆也不著急。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