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鬼封門是專門術語。
野史裡記載,最有名的厲鬼封門,是沈萬三和蘇半城之爭。
話說那是元末明初,蘇半城壟斷了江南大部份綢緞生意,低價收購桑蠶物資。
沈萬三這個後起之秀,綢緞莊生意興隆,以更高的價格收購農桑物資,惹惱了蘇半城。
蘇半城備了一馬車絲綢,一馬車瓷器,一馬車金銀珠寶,以及九百九十九擔糧食上茅山,從茅山請下來了一個叫劉大彬的茅山道士。
這個劉大彬可不是凡人,是茅山第四十五代宗師級的人物。
元末明初,全真發展迅猛,橫斷江南,以驅除韃虜為己任。這一位茅山宗師劉大彬受朝廷親封,入元朝皇室做過醮,是元朝皇室放在江南跟全真放對的存在。
這個劉大彬那是有真能耐,否則元朝皇室也不會把這個劉大彬挑出來跟全真放對了。
蘇半城請下來劉大彬之後,劉大彬在城裡閒逛了三天,便跟蘇半城講:事情已辦妥,是時候回山了。
蘇半城好吃好喝的招待了劉大彬三天。
劉大彬這三天不是在城裡溜達,就是在戲園子裡聽戲,又或者在酒樓裡聽姑娘唱曲,屁事也沒幹。
蘇半城疑惑不解,或許心底已經在罵街了,但也不敢多問,又派人置辦了九車米麵糧食,親自送劉大彬回山。
回到茅山,劉大彬又說了一句話:“你且查查周莊錦緞的情況。”
周莊錦緞便是沈萬三綢緞莊的名字。
蘇半城暗罵著劉大彬拿調子,回城這派人一查不要緊,查出來的結果嚇了蘇半城一大跳。
周莊錦緞已經亂成了一鍋粥,沈萬三,綢緞莊的掌管,夥計,都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因為打劉大彬下山那天起,這三天內,凡是到周莊錦緞買過布匹的人,不是頭暈目眩,便是噁心想吐,其中還有三個富裕人家身懷六甲的貴婦,暴斃而亡。
若是一兩個人買了沈萬三的布出問題,也沒人會聯想到沈萬三的布莊。
但成千上百人一起出事,共同點都是買過沈萬三的布,那不找沈萬三,找誰?
蘇半城得知這個訊息,欣喜異常。雖然蘇半城對劉大彬如何做到的這一點,無比好奇,但他也不敢上茅山詢問。總之沈萬三火燒眉毛了,蘇半城逮住機會,派人去煽風點火,集合了那些買布出事的受害者家屬,一起砸了沈萬三所有綢緞店鋪。
並且要沈萬三賠命,給個交代。
沈萬三因此家業盡毀,還落了一個發配河南三年的牢獄之災。
在發配的日子裡,沈萬三也沒放棄東山再起的想法,可只要他嘗試做生意,東西賣給誰,誰就會倒黴出事。
沈萬三始終想不透哪裡出了問題?
也是沈萬三運氣,一次破廟躲雨,因緣際會,碰到了雲遊避雨的張三丰。
沈萬三向老道長講了他的際遇。
張三丰讓沈萬三閉眼。
沈萬三疑惑不解,但是照辦了。
張三丰拿拂塵敲了一下沈萬三的額頭,隨後說:“摸一摸你的背後?”
沈萬三還沒摸,就感覺背心面板不舒服,緊跟著伸手進衣服裡,從背心撕下來一張“紫金符”。
紫金色的符篆,非布非紙非皮,但又像布像紙像皮。
上面繪製的符文,線條跟蝌/蚪一般,看著神秘未知又詭異。
沈萬三莫名其妙的從身上撕下來了這樣一個玩意,驚悚莫名的請教張三丰。
張三丰直言不諱的說:“這是無常封門咒。你做生意碰到了高人使壞,用無常封門咒封了你一生財運。常言道,失之東偶,收之桑榆,否極終有泰來時……”
張三丰說著拂塵一抖,沈萬三手中的紫金符篆,落到了破廟的小香爐上。
張三丰說:“你損失的財運,皆在這爐子裡,收好!”
也就是這時候,雨過天晴,張三丰含笑走出了破廟。
沈萬三抱著香爐,兩三步追到廟門口,發現張三丰已經到了數十米開外。再看,張三丰已經到了百米開外,再一眨眼,老道長的身影已經消失在了路的盡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