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魚的自救攻略

第47章 天梯劃分(下)

這種情況下還有魔性的大多數是外語音樂,畢竟外語歌太多了,藏在犄角旮旯裡的沒被國人注意到的肯定很多,而國內的遺珠因為語言文化的原因自然非常之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紙短情長》。

不得不說情感類的音樂在抖音上實在太有市場了,使得《紙短情長》自2016年釋出之後一直默默無聞,直到遇到抖音才脫胎換骨。

這也是楚垣夕篤定《那條單身狗》必火的原因,《Thatgirl》是他所見過的音樂中情感最充沛的,而且這種情感是跨語言的,就像《一番星》之於《我的一個道姑朋友》,別說語言,連歌詞都改成情歌了,但充沛的情感烙印是抹不去的。

感情是靈魂,不火沒天理。這種神作一定能夠帶起一個引用數量達到幾十乃至上百萬的歌。

可是,想做出歌舞神作來,不是跟風能解決問題的。這也是楚垣夕很篤定朱魑會選他而不是房詩菱的原因,朱魑是識貨的人。

楚垣夕原本對《MiGente》的預期就是神作,成為一個新興熱門。

超神級別資料要能明顯超過一般意義上的神作,但是超神的誕生其實很不講理。

最常見的超神是那些已經成為大號的UP主們主動去模仿別人的舞或者翻唱別人的歌,這樣往往會製造出資料極為爆炸的作品來。而當他們翻唱的是那種有成神潛力偏偏還沒被人充分挖掘的歌,一個超神作品就會躥升,並帶起更多跟風者引用那段魔性BGM,資料更加炸裂。

但即使是超神也很難成為現象級。

什麼是現象級作品?就是《C哩C哩》和《Seve》這種,一出現就會感染全網,所有人都能看出好來,在投入網際網路的瞬間就被大量復刻,動作幾乎全盤模仿,而不僅僅是引用音樂。

結果就是現象級作品火了,跟風的也能跟著火起來一大票,往往一個現象級作品的出現能製造出許多資料炸裂的網紅出來。這也是跟風者跟風的動力所在,不用動腦子,只要跟對了風就有可能躺紅。房詩菱的操作方案其實夢寐以求的就是這種情況。

現象級不僅要求有同時兼具魔性和原創性的BGM,而且還要有魔性的舞姿,這舞姿不但悅目還得容易學。正是這兩道鴻溝,導致大號也難以隨意製造現象級作品。大號可以製造出資料很豪華的作品來,但原創不出有魔性的舞姿,沒人跟風就無法炸裂。

可以說,現象級作品沒有僥倖,只屬於有才能的創作者,楚垣夕算是鑽漏洞的另說。

那《探索》算什麼等級?以上標準說的是歌舞類短影片的等級劃分,《探索》不是歌舞類,不應該這麼劃分。但是如果硬要比的話,《探索》是現象級的,因為它一出現就導致大量跟風。它沒有原創性的魔音,而是使用了已有的神曲,但是對神曲的使用方式做了創新。

所以,《MiGente》上午釋出出去,才發了沒一會,點贊都沒開始暴漲呢就看到引用和跟風模仿的人,真有手疾眼快的人。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