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金瞳鑑寶

第13章 清代雕母

“而我這枚光緒重寶雕母亦是價值數萬元之巨。這是不是意味著只有價值在萬元以上的物件才會有光團浮現?

“對,肯定是這樣!

“古董並不以年代久遠作為其價格依據,要知道很多古玉的價格是比不上清代羊脂玉的,而很多清代翡翠擺件也比不過現在的一些黃陽綠、陽綠翡翠。

“一些唐代宋代存世量大的古幣甚至只要幾塊錢。唯有準確區分古董珍玩的價值,方能更精準地撿到漏!”

低聲自語之際,沈愈從玻璃櫃中拿起一枚銅幣。這枚銅幣的品相可算中上水平,與旁邊的光緒重寶雕母相比,要好上不少。

為了印證自己的猜想,沈愈在心中默唸一聲“鑑寶”。然而,寶光並未出現。

“這枚母錢的價格大約在4500至6000元之間,低於一萬元。如此看來,我的猜測是正確的。”

雕母與母錢雖僅一字之差,但許多人誤以為兩者相同,實則大錯特錯。雕母僅有一枚,而母錢卻有若干個。

簡而言之,母錢可稱為錢王,因為有了母錢,方能源源不斷地翻鑄流通的銅錢。但雕母卻可說是錢祖,是古代錢幣中的皇者,具有唯一性。

一個雕母可以買N個母錢。

弄明白事情緣由後,沈愈算是鬆了一口氣。

“硯臺上的寶光是青色的,而古幣上的寶光卻是藍色的,這倒也不難理解。硯臺是明代的,而錢幣是清代的,寶光顏色自然會有所不同,若一樣才奇怪呢。”沈愈如此說道。

只是,聽他的口氣,多少還是有些不確定。

但此次沈愈沒有太多擔憂。

相比之前研究寶光出現的規律,要弄清楚寶光顏色不同的原因簡單的很。無非是再找一個萬元以上的清代或者明代老物件驗證一下,便能徹底明白。

“這古玩城與我相熟且擁有已經明確斷代的古玩的人是誰呢?”沈愈自問一句,隨即便陷入沉思之中。

幾十秒後,沈愈眼眸忽地一亮,“對了,錢老那裡有一個清代官窯青花小碗,去他那裡驗證一下不就什麼都清楚了?”

說幹就幹,沈愈彎腰從木床下面拉出一個小木櫃,輕輕開啟櫃門,從裡面拿出一罐茶葉。接著,他毫不猶豫地拉下店鋪的捲簾門,邁著大步快速朝自動扶梯處走去。

二樓大廳處,排隊等候上扶梯的人很多。沈愈可沒工夫在此等待,直接從步梯上了古玩城三層。

三層有個雅號,名為“瓷海之地”。用大白話說,就是這裡全都是售賣瓷器的店鋪。

拐過兩個彎,沈愈來到一家名為《瓷古齋》的小店。

與沈愈的《蘭亭居》相比,這絕對只能算是個小店,其總面積不過二十餘平。

靠牆擺放幾個用於陳列瓷器的多寶格後,別說放張床,就算是放張桌子都顯得極為擁擠。

只在中間位置擺放了一個小型玻璃展櫃,裡面陳列著十幾個瓷器小件,都是些杯盤碟碗之類的。

此時,一位身材瘦削、滿頭灰髮的老人正手拿抹布,左一下右一下地小心擦拭著瓷器與玻璃上並不存在的塵土。

沈愈輕輕推開玻璃門走進店內,看到地板上還有些潮溼,便知道老人應該是剛剛擦完地板。

他自門口鞋櫃處拿了兩個一次性鞋套套在腳上,這才高聲喊了一句,“錢老,您忙著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