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金瞳鑑寶

第16章 印石之王燈光凍

“批發?這不可能。”

沈愈輕輕搖了搖頭,將這個有些可笑的猜測拋諸腦後。

普通的青田石章坯確實可能搞批發,價格也不過幾十上百元一枚,貴一些的也不過幾百元。

但自己手上這種明顯是清代老料子。

批發老料子的青田石印章,縱是楚州最大的雜項古玩店《萬寶樓》也不敢說此大話。

看到沈愈全神貫注的觀察手中的青田石印章,錢老給沈愈開啟了室內的三盞照明燈,又送上強光手電與印泥白紙,才站在沈愈身旁安靜的擦起玻璃櫃。

開啟強光手電,沈愈再次細細檢視手中的印章,等壺中熱茶都已經變涼時他方才長長鬆了口氣。

錢老這枚印章在形狀以及大小上確實與老柳的那枚差不多,不過沈愈還是發現了幾點不同之處,

首先是顏色有些區別,老柳那枚是深青色的,而錢老這枚則是淺青帶點微微泛黃。

第二,雖然錢老這枚印章的印文也是非常模糊,具體刻的是什麼字也已無法分辨,甚至沈愈剛才蘸了印泥在白紙上用印也是無法看清。

但有一點,錢老這枚印章並沒有任何缺損,老柳那方印章在印面邊緣處有一個小磕碰。

第三點,老柳的那枚印章是白文印,而錢老這枚是朱文印。

朱文印也叫陽文印,線條是實的,當印章蘸上印泥後在紙上印字,字是紅色,故此得名叫做朱文。

白文印則是完全相反,刻章的時候字是凹下去的。

用印時因為印章上的字蘸不上印泥,所以章印到紙上後,字的部位空白,而這空白之處恰恰又是印章的內容所在,因此得名白文印。

第四點,兩枚印章的手感也是不同,兩枚印章都可說是包漿醇厚,但錢老這枚印章握在手中隱隱有一種冰寒之意,而老柳那枚沈愈確信是沒有的。

第五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錢老這枚印章細節處理的非常細膩,整體刀工流暢,未見絲毫的粗糙與湊合。

細細品味更會發現一種古樸厚重與風雅飄逸相結合的大師風範。

頂級刀工!

頂級篆刻!

絕對的大師作品!

現在讓沈愈有些摸不準的反而是這方印章的用石,他雖然已經隱隱猜到了一點,但還是不敢完全相信。

說實話,沈愈平時接觸的多是些普通青田印石。當然,稍好些的他也見過,但錢老這枚印章的材質著實有些超出沈愈的認知範圍。

若是沈愈沒猜錯的話,這很可能是青田石中的極品,青田凍石。

青田石,因產於浙省青田而得名,與壽山石,昌化石屬於傳統三大制印名石,並稱為印石三寶。

青田石有說自宋代就開始開採,不過沈愈便覽古籍,從各種典籍記載來看,明代以前的青田石還不是十分有名。

到了明代後因為青田石溫潤細膩,瑩潔似玉,其中之佳品比玉還要強上幾分,覺得有利可圖的制印商家便開採出來製造成圖章推薦給當時的文人使用。

隨著用印的人越來越多,這樣使得青田石名氣大增,經過多年開採後,竟然形成了一個山洞,名曰“圖書洞”。

青田石品種很多,其中最名貴的當屬有結晶且半透明的青田凍石。

青田凍屬於石中之寶,傳說青田凍石在夏天掌心冒汗時握在手中,就好似握住一塊寒冰一般,可讓人暑氣全消。

錢老這枚印章沈愈握在手中也是感到涼意十足,所以既有可能是名貴且極其稀有的“青田凍石”。

沉默!

沈愈閉上眼睛開始在腦中思索所有有關於青田凍石的資料以及鑑定方法。

青田燈光凍又名燈明石,為青田石中第一佳品。

只是現在見過燈光凍的人極少,甚至傳說如今市面上早就沒有了燈光凍,現存的燈光凍只剩幾枚明清老印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