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這懂一點算是把他給坑了。
十次買,九次賠。
每月的退休工資有大部分都交代在古玩上面。
但這位老伯卻樂此不疲,所以在舊貨市場的古玩商販中得了一個“散財大爺”的美譽。
當然,話說回來,這個所謂的“坑”只是其他人的看法,人家宋伯卻是有點自得其樂。
打眼了也很少生氣,只怪自己眼力不好,從不對賣他贗品的人發脾氣或者耍賴退貨什麼的。
弄得舊貨市場與古玩城裡有良心的商家,根本不敢賣他高仿贗品,只敢賣些小件給他,因為怕被同行戳脊梁骨。
“宋伯,您電話裡讓我鑑定什麼?好像是印章?”
沈愈先是把老宋頭請進會客室的桃木太師椅上,然後開始燒水沏茶。
這位宋伯最愛龍井,每次到了沈愈這裡必然要喝上一壺。
沈愈售賣古玩的同時也兼做鑑定生意,比起很多古玩名店裡動輒幾千上萬的鑑定費,沈愈的收費可說不值一提。
沈愈不管古玩價值多少,鑑定費皆是一次兩百,從不多要。
看似收費不多,但架不住人多。
單單為人鑑定古玩這一項每月就能給沈愈帶來五六千塊的收入,在楚州平均工資不過四千的情況下,算是一筆不小的額外收入了。
沈愈燒水沏茶,一番忙碌後,終為老宋頭斟上一杯雨前龍井。
茶香嫋嫋升騰,彷彿為這即將開始的珍玩鑑定增添了幾分神秘氛圍。
“宋伯,看您紅光滿面,是不是撿到什麼大漏了?”
老宋頭並未言語,而是動作麻利地在手提包裡取出一枚印章,隨後信心滿滿地將其放到了沈愈面前的紅綢布上,最後還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彷彿在展示一件絕世珍寶。
沈愈用毛巾擦了擦手,這才小心翼翼地將印章拿起。
這是一枚造型古樸的田黃石方章,色澤如雞油般溫潤明亮,屬於雞油黃中的上乘之色。
入手後,有溫潤之感。
底部刻有四字朱文:“鑑風樓主”,字型古樸典雅,透著一股歲月的滄桑感。
看到這裡,沈愈暗暗點頭。
這印章初看之下,很像是一枚流傳有序的老物件。
不過,“鑑風樓主”指的是哪位名人,沈愈一時間並沒有什麼印象。
印石有三寶,壽山、青田、昌化。
其中壽山石中的珍品叫作:田黃,素有“石中帝王”之美稱,
沈愈拿起強光手電,很是仔細地照了兩圈,心中不由得再次暗暗點頭。
宋伯這次怕是真的撿到大漏了,說不得還是個百萬級的大漏。
因為這枚印章,沈愈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的拼接痕跡,渾然天成,宛如天造地設的瑰寶。
刀工更是精妙絕倫,大機率是出自大師手筆,每一道線條都流暢自然,盡顯功力。
整體來看,完全是一枚頂級的田黃石印章。
沈愈也為老宋頭感到高興,“宋伯,您能簡單講一下這枚印章的來歷嗎?”
老宋嘿嘿笑了一聲,臉上洋溢著一絲得意:“是前幾天去省城閨女家看外孫,順便在當地古玩街一個包袱齋上淘的。
“這印章是賣家家裡祖傳的,已經三百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