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
七月的天比六月還要任性,真是說變就變,剛才還是驕陽似火,隨著一聲驚雷,豆粒大的雨點瞬間落了下來。
“不好,店裡窗戶還沒關呢,要是那幾本在窗邊晾曬的古籍沾了水,怕是都要糟踐了,三千多塊收來的啊……”
想到這裡,沈愈邁開雙腿就跑。
十分鐘後,沈愈已經站在一座九層仿古大廈前。
大廈飛簷斗拱,雕樑畫棟,白玉造階,琉璃為瓦,完全承襲了華夏古典建築之美。
在大廈三層的中間位置有一塊巨大的實木匾額,從右到左刻了五個鎏金大字:《楚州古玩城》。
沈愈現在安身立命的小店就在這古玩城的二層:雜項區。
最初來楚州時,沈愈本想在舊貨市場租一間店鋪的,可他在市場內足足轉了一星期愣是沒找到一間合適的鋪面。
不是說沒有轉讓或者出租的,主要是不合適。
出租的鋪面不是挨著公共廁所就是在某個犄角旮旯。
有的則是獅子大開口,要的天價轉讓費足可以買下半個鋪子。
無奈之下,沈愈去了李翰林那裡,李翰林二話不說,戴上老花鏡找來電話簿,就是一通電話。
這一打就是兩個多小時,只是結果並不算令人滿意。
雖然李翰林在古玩市場內威望很高,但什麼東西一旦涉及到錢,就不是那麼好商量了。
人家不想轉,你也不能憑藉資歷逼人家轉不是?
當然,李翰林的人脈與地位還是起了不小的作用,在他彙集的資訊中,有三家商鋪是那種有產權糾紛的,所以被李翰林直接劃掉。
這三間鋪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全是祖父的鋪子,下面子子孫孫眾多。
你說把租金交給誰合適?
收到租金的固然是滿意了,那沒收到的還不成天找你麻煩?
生意還做不做了?
還有一間就是所謂的風水不好。
沈愈是不信這個的,但最終也被李翰林劃掉了。
用李翰林的話說,四任店主誰開誰賠,有的更是得了重病,你就是敢租也沒人敢來你店裡買古玩。
這東西作為店家可以不信,但是很多藏家信那你就得重視。
做古玩生意,買家的想法必須要考慮,如果不考慮買家的感受,那就不是一個成功的古玩商。
這也算給沈愈上了一課。
最終李翰林選了兩間合適的鋪面,在轉讓價格與租金上比沈愈自己談的降了很多,是那種六位數的降幅。
可是沈愈仍然租不起。
開玩笑,轉讓費加租金最少的一間也是百萬起,讓他上哪弄這麼多錢去?
雖然李翰林明確的表示錢不是問題,要多少現在就給他轉到卡上,但沈愈依然拒絕了。
李翰林想了想,退而求其次領著沈愈來到了這古玩城。
楚州古玩城是六年前由楚州本地最大的地產開發商楚建集團開發的,不管是設計還是建造都下了很大的心血。
可以這麼說,小到一塊仿古磚或者一片琉璃瓦,都是精挑細選,優中選優。
當然,楚建集團的心血也沒有白費。
古玩城建好後,連續五年在楚州最美建築評選中獲得第一名,引得無數遊客前來打卡。
也許是因為顏值的原因,古玩城著實分流了不少舊貨市場的買家。
沈愈用三天時間詳細計算古玩城的客流量後,透過李翰林在他的老友手上長租了一個鋪面。
“小沈,去店裡啊?吃早飯了嗎?”
“吃了柴老。對了,您要的茶葉,昨天給您送去了,當時您沒在店裡!”
與同行打了幾聲招呼,沈愈快步進了古玩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