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金瞳鑑寶

第67章 八寶印泥

永樂青花固然珍貴,殘器的價格卻很不穩定。

所謂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也沒見誰把家業賣了去換一片汝窯。

都是嘴上說說罷了。

潘老爺子問沈重樓的意見,沈重樓就說了一句:“錢多可以買,錢少就不要買了,另外你還要做鑑定生意。”

後來,潘老爺子親自出面跟賣瓶的人坦言,錢實在是湊不齊了,定金也不要了。

而賣梅瓶的人倒是頗為爽快,將十萬塊定金退了九萬。其目的便是要潘家人為其保密。

這也是對方深諳處世之道的表現。若是定金一分都不退,那潘家爺倆必然會四處宣揚此事,別的地方暫且不論,但在楚州這地界上,這瓶子恐怕難以再尋到買家。

最終,這隻瓶子被楚州一位頗具名氣的大收藏家收入囊中。直至兩年後,那個殘缺修補之處的釉面脫落,這位收藏家才發覺自己看走了眼。

不過,這位收藏家心態極佳,他原本所求的就是書房裡能多一件真正的永宣青花。

至於瓶子破了個洞,而且還是經過修復的,他倒是毫不在意,一直將這梅瓶珍藏在手中。

據說如今這瓶子倒是升值了,有人願出十倍的價格購買,可人家依舊不為所動,堅決不賣。

但當時沈重樓對他潘家這個恩情,卻是堪比天大。

首先潘家的財力不允許他們長時間持有一件高價古玩,單單利息錢就能壓死他。

另外就是收藏家可以不怕打眼,收藏嗎,誰還沒有打眼的時候?

但這潘家卻是還兼做古玩鑑定生意,打眼的事情要是傳出去,肯定沒有人找他鑑定東西了,這還賺誰的錢去?

這可不同於那些騙鑑定費的騙子公司,潘家的鑑定生意是實打實的,並且還是專門做富商巨賈的生意。

再有錢的人也不想亂花錢,畢竟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一些土豪買古董前都是請潘老爺子或者潘世川這樣的人給掌掌眼。

是真物件才花大價錢買,要是贗品自然就會作罷,說白了就跟那些賭石顧問是一個道理。

古玩不是天天有人買,也不是天天有人賣,但鑑定古玩的人卻是很多。

潘世川鑑定一次古玩,其最低收費亦是萬元起步,然而沈愈給人鑑定一次卻僅僅收取二百塊錢的鑑定費,二者之間可謂有著雲泥之別。

但這並非全然是實力層面的差異所致。

關鍵因素在於名氣與年齡。

倘若一個人毫無名氣,那麼他所說的話便如同空氣一般,無人理會。

就好比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後生,即便他深知一幅古畫乃是贗品,可若是有三位鬚髮皆白且在古玩行當裡頗負盛名的老鑑定師堅稱其為真跡,那麼這幅畫在眾人眼中便就是真跡了。

即便這年輕人再多說什麼,也是徒勞無功,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因為在古玩這個行業中,名氣和資歷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人們對事物的判斷和認知。

潘世川指了指範世貴留下的這幅《深山古寺圖》笑道:“沈愈,既然範世貴把這畫作為賠禮道歉的禮物送給你,你就收著吧,雖是一幅拼裱的贗品,但整體來看還是不錯的。”

沈愈有些不解,“潘哥,你也沒有看過這幅畫,怎麼就說那範世貴是招搖撞騙?”

潘世川卻是樂了:“範世貴與我家算是世交,從我祖父那輩就是好兄弟,到了我倆這輩,更是佔了一個字輩。

“都是‘世’字輩,我叫世川,他叫世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