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金瞳鑑寶

第40章 說,還是不說?

宋伯身高一米七,體重卻至少在一百八十斤以上,儼然是典型的三高人群。

穿著極為普通,襯衫袖口已然磨破,破口處滿是雜亂的線頭,釦子的顏色也不盡相同,顯然是原裝的紐扣掉落之後,隨意找了個新的縫補上去,顯得有些突兀。

褲子膝蓋處有一處補丁,雖不顯眼,卻也透露出生活的質樸。

皮鞋的鞋跟磨損嚴重,整體來看,宋伯的家境應是不太富裕。

在古玩行廝混,不但要懂得鑑物,更要懂得“鑑人”。

需從對方的穿著談吐中,儘可能準確地判斷出對方的身份背景以及經濟實力,如此方能在接下來的出價還價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例如,同樣一枚價值十萬塊的羊脂白玉佩,若對方穿著體面,說話豪氣干雲,那麼在原本的價格上,即便讓步,幅度也就是一千兩千而已。

若是一個穿著寒酸,說話斤斤計較之人購買,那在價格上往往要做出較大的讓步才能賣出去。

沈愈為人實在,與人相處時,不愛刻意探尋人家的底細。

對於老宋,他也僅僅知曉其有些退休金。

至於家庭背景之類,沈愈向來不問。

老宋每次來店裡,要好茶喝,沈愈管夠;想看古玩漲眼力,沈愈也欣然答應。

“宋伯玩收藏的心態倒是不錯,可他今日對這枚田黃石印章可是抱了極大的希望,能否承受印章是贗品的打擊,還真難以預料。

“若真的實話實說,萬一宋伯受不了這打擊,直接昏死在店裡,可如何是好?

“自己鑑定古玩每次只收二百塊鑑定費,為了這點錢擔此風險,實在不值當啊。”

一瞬間,沈愈腦海中閃過諸多念頭。鑑定費肯定是不能要了,如今唯一的辦法便是先拖著。

想到此處,沈愈隨口道:“宋伯,您知道田黃石的價值嗎?”

“知道啊,寸石寸金嘛,要是不知道,我怎麼可能撿到這漏呢。”老宋一副自信滿滿的“行內人”模樣。

聽到老宋的話,沈愈立刻得出一個結論,宋伯對田黃石的價格認知還停留在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

田黃石何其稀有,無根而璞,無脈可尋。

它沒有固定的礦體,產出地僅在一條溪流兩邊的水田裡,別處根本不見其蹤跡。

並且田黃石是獨石,沒有石脈可供尋找。你挖出一塊田黃石,以為中了彩票,滿心期待附近肯定還有其他田黃,然而往往你翻遍四周,掘地九尺,卻仍是僅此一塊。

田黃石自明代開始被重視後,價格便一路攀升並且從未下降。到了清代,因皇帝喜愛用田黃作為印璽,更是一石難求。

現在的田黃石更是論克出售。

什麼寸石寸金,一兩田黃十兩金都已成為過去式。

如今根據田黃石的品質,每克的市場價在30000元至60000元左右。

沒錯,就是每克。

黃金雖貴重,卻也只是幾百塊一克,與之相比,可謂黯然失色,甚至可說一文不值!

在一些知名拍賣公司的雜項專場中,重量不過數十克,但經過當代雕刻大師精心雕琢的田黃擺件或者印章,拍出數百萬的價格已被視為平常之事。

平均到每克田黃石上,差不多是近十萬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