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金瞳鑑寶

第58章 贗品字畫裡的寶光

沈重樓對沈愈的管教,向來嚴苛,那嚴格程度,彷彿是抱著一種“兒子沒教好,定要把孫子教育成才”的決心。

在醫術方面,沈重樓並未傳授給沈愈,反而是將古玩鑑定之術毫無保留地教給他。

其中還有一些風水玄學之術。

可沈愈年少時極為貪玩,對於祖父所教常常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還時常以身體不舒服為藉口推脫學習,到最後,連沈重樓三成功力都沒能學到。

等到後來需要用到這些知識技能時,沈愈才深感後悔,只恨自己年少時太過偷懶。不過好在如今擁有了鑑寶的特殊能力,也算是上天對自己的眷顧了。

走到鏡子前,看著鏡中的自己,目光落在那雙清澈似水且越發明亮的眸子上,內心依舊難掩激動。

“在被那倒斗的砸暈前,我看到了一片光幕,上面藍、青、紫、金、黃這五色寶光不停變換。藍色寶光代表清代,青色寶光代表明代,這兩種我已然知曉。那紫、金、黃三種寶光顏色,難道分別代表元、宋、唐三朝?”

想到此處,沈愈將目光投向了身旁花梨木書桌的右上角擺放著的一個白瓷棋笥上。

拿起棋笥,把玩了幾下後,沈愈自言自語,“祖父曾說這個棋笥是唐代的老物件,而且大有來歷。它最初為唐代大詩人、大文學家元稹之物,後來元稹將其贈與友人白樂天。

“再後來,這棋笥被白樂天轉贈給府中某位老管事,此後被其後人當作至寶代代相傳,直至民初時,被老爺子以十塊銀元購得。

“我當時問爺爺他為何知道這棋笥是唐代元稹之物,爺爺說購得此物時,還有一本傳家的冊子,上面詳細記載了這棋笥的來歷。

“既然我如今擁有了鑑寶之術,那看看這棋笥的寶光顏色,不就能知曉它是否為唐代之物了?也好趁機檢驗一下金瞳的能力。”

默唸一聲“鑑寶”,只見一團淡黃色寶光在棋笥上方三寸處凝聚而出,寶光不大,僅有珍珠般大小。

由此看來,這棋笥確實是唐代的物件。

“爺爺生前喜下圍棋,這件棋笥更是他老人家的心愛之物,當年多少名畫瓷器都賣掉了,唯獨這東西始終珍藏,果然是大有來歷啊!”

拿著白瓷棋笥,沈愈來到房間北牆位置的一個衣櫃前。

輕輕開啟櫃門,裡面露出一個定製的大型保險櫃。這保險櫃高約兩米,寬一米半,深度有一米,看上去就如同一個雙開門冰箱一般。沈愈先是透過指紋識別,接著又輸入密碼,隨著“咔嚓”一聲,保險櫃門開啟了。

保險櫃裡存放的並非都是價值連城的物件,大多是沈重樓生前用過的遺物,比如他盤玩過的文玩手串、核桃、葫蘆,以及親手書寫繪製的書法字畫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幾枚極為珍貴的鑑定印章。

在很多人眼中,這些印章堪稱無價之寶,因為沈重樓給人鑑定字畫後,會依據畫的不同情況,分別鈐上不同的印章。

一幅畫一旦有了沈半張的鑑藏印,其價格往往會翻倍上漲。

普通清代字畫經鑑定為真跡後,大部分會加蓋朱文“沈重樓印”。

若是碰到明代名家的真跡,像王孟端、戴進、沈周、唐寅、周臣、仇英、董其昌、陳洪綬等畫壇宗師級的作品,便會加蓋一枚“青雲弟子”的閒章。

而若是碰到宋畫以及可能是宋元名家的佚名畫,則會鈐一枚“沈氏重樓精鑑”的白文印。

一幅古畫上若是有一枚沈重樓的朱文鑑藏印,或者一枚“青雲弟子”的閒章印,那身價便會倍增。

若是一幅佚名古畫有了“沈氏重樓精鑑”的朱文印,其價值更是立刻增值千倍甚至萬倍。

曾經,沈重樓為人鑑定過一幅佚名魚龍畫為宋代陳容真跡,加蓋“沈氏重樓精鑑”鈐印後,那幅藏家花六千塊購得的畫,在上拍時兩百萬起拍,最終以一千三百萬成交,由此可見“沈半張”名氣之大。

按常理,人百年之後印章都是要帶入墓中的,但沈重樓早就叮囑過沈愈,自己百年之後只帶那枚“青雲弟子”的閒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