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金瞳鑑寶

第1章 古畫摹本

楚州。

五朝古都。

境內九河交匯,地氣豐足,從古至今都是江南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與富庶之地。

週末,凌晨三點。

舊貨市場每週一次的古玩鬼市準時開始。

市場東北角,一座飛簷翹角、古色古香的二層小樓靜靜矗立,匾額飛題“鑑古樓”三個楷體金字。

沈愈手持放大鏡,正神情專注地鑑定一幅立軸古畫。

畫中山水蒼茫,松石嶙峋,人物栩栩如生,令人不禁沉浸其中。

據掌櫃的說,這是一幅元代大畫家黃公望的明代摹本。

畫技很好,墨淡處飄逸,墨濃處渾樸,說一句筆墨揮掃,雲煙飛動也不為過。

觀其紙質亦是微微泛黃。

其上更有諸多蟲蛀鼠咬之痕跡,與店家所宣稱的流傳有序極為相符。

不過疑點也不少,既無鈐印,亦無落款。

乃是一幅古代佚名畫。

如此一來,便使得斷其真偽有了難度。

何為佚名畫?

無作者之名諱,無作者之印章,更無作者之自題,就這麼孤零零的一幅畫。

這般狀況下,莫說是黃公望的明代摹本,只要賣家厚顏無恥敢信口胡謅,就是硬說成顧愷之、陸探微、展子虔、吳道子等畫祖畫聖的真跡也沒人能輕易反駁。

“老闆,能否上手看一看?”沈愈禮貌地問道。

“您隨便!”

得到店家許可,沈愈拿起畫紙捻動了數下,又低頭在畫紙上聞了聞。

這一下,讓他直接怔愣當場。

“好險!得虧方才沉住了性子,差一點就打眼了。”

抬頭蹙眉,沈愈滿臉不悅的道:“王老闆,你這張所謂的古畫可不太老啊?”

所謂‘不太老’是古玩行當裡的一句“行話”。

不老,就是新的。

新的,就是贗品。

贗品即是假的。

假的那我自然就不會買了!

原本站在一旁笑呵呵的胖店主笑容瞬間凝滯,“小兄弟,剛才不還看的好好的嗎?怎麼又不太老了?”

店主姓王,是個濃眉大眼的胖子,因為說話就帶笑,再加上整天挺著一個圓滾滾的啤酒肚,所以人送外號:王胖子。

久而久之,大家也不再稱呼其名字,都是用王胖子代替。

見沈愈沒有回話,王胖子繼續追問,“難道小兄弟看出此畫有什麼不妥之處?”話裡既有疑惑又有急切。

沈愈聲音冰冷,“你自己心知肚明,何必問我?”

雖以收拾怒氣,然而清澈的星眸卻明顯透著幾分不滿,你拿贗品忽悠人,還敢問是何原因?沒揍你個滿臉開花已算客氣了。

“您具體給說說啊?”王胖子極為麻利地為沈愈倒了一杯涼茶,然後捧起茶杯畢恭畢敬地遞了過來。

“沒必要,此畫我既已決定不買,再談其它沒有任何意義。”

王胖子給自己也倒了一杯,滿口飲下後笑道:“如果我店裡的古玩以後都給小兄弟你打七折,那是不是可以談一談?

“若說的透徹有理,這幅畫更是可以當做禮物送給小兄弟!”

果然還得是談錢!

“當真?”

“當真!”

沈愈品了口茶直言道:“您這畫做舊的本事可說用全了,鑑定時若不細看,來十個怕是有九個會打眼。”

說罷,沈愈放下茶盞指著畫紙道:“若我沒看錯的話,這紙當是經歷過數次古法做舊。

“最初是用特製的隔夜濃茶在上面反覆塗染,此法有個講頭名為‘茶色掛宣’。

“待濃茶水滲入宣紙後,整張畫紙乍看上去就跟幾百年的舊紙一般無二。”

王胖子皺了皺眉,反駁道:“老弟,你說的這種做舊之法屬於爛大街的古玩常識,人人皆知根本不值一提。

“這麼跟你說吧,茶色掛宣紙,那宣紙上的茶味就會很濃。甚至放置一兩年也不一定能散去!想我堂堂一個古玩名店的店東又怎會做這種蠢事?你可以再聞一下,我這畫上可沒有一絲茶葉之味道。”

望著王胖子眼中的熱切,沈愈沒有再多說什麼,而是轉身打量起店內陳設來。

店內佈局古香古色,可稱一句幽靜雅緻。

東牆位置懸有一張唐伯虎的真跡《洞庭古渡圖》。

全卷繪工精細,氣勢如虹。

近景,遠景,山水,人物,皆見功底。

尤其是畫中數位人物。

放牧歸家的牧童。

漁獲頗豐的老者。

揹負柴薪的樵夫。

肩扛扁擔的貨郎。

上山訪友的道人。

皆是栩栩如生。

山風吹過,細雨灑衣,人物好似隨時會破畫而出。

遠處霧氣氤氳的山腳又有一座飛簷翹角的道觀若隱若現,祥雲繚繞,神秘十足,讓此畫又添了幾分仙氣。

“果不愧是唐解元之真跡,絕對的無雙妙筆。只是此等稀世佳作懸於此處並不是個好選擇。有此畫在,王胖子賣贗品的難度要提高不少,正所謂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兩相對比之下,真假立辨,贗品無所遁形。”

當然,這些話沈愈只是在心裡想想,絕不會說出口。他對賣贗品的店家毫無好感,甚至心生厭惡。

在他心中,誠信是古董行當的立身之本,而售假之人無疑是在破壞這一行的規矩與聲譽,簡直是行業蛀蟲!

在畫的兩旁,還懸掛著一幅楹聯,乃是其師兄文徵明的書法大作:“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字跡飄逸灑脫,筆鋒遒勁雄渾,透著一股文人雅士的淡泊之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