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金瞳鑑寶

第4章 古玩天仙局

這件粉彩盤,色澤鮮豔一丁點的脫釉現象都沒有,對於粉彩瓷來說絕對不正常。

粉彩是釉上彩,必然會褪色。

因為這與瓷器施釉的原理有關。

釉下彩比如青花瓷,色料是在已晾乾的素坯上作畫,然後罩上一層白色透明釉再入窯燒製。

因為顏色在釉面之下與空氣隔絕所以永不褪色。

但是釉上彩不同,顧名思義,釉上彩是暴露在空氣中的,任何帶顏色的瓷器,只要與空氣接觸百分百會隨著時間自然褪色。

“連環局,妥妥一個古玩天仙局!”

沈愈自問沒有看錯的話,這個粉彩盤子當是用的‘真瓷假彩’的作偽手法。

瓷是真的,彩卻是假的。

也就是說,瓷器本身是老物件,但上面的彩釉是後添上去的。

素瓷就是白盤子,這玩意不值錢。

哪怕康乾年間留下的白盤子也沒幾個人願意花高價去買。

但素瓷的存在卻是讓一些作偽者看到了商機。

他們往往會將素瓷添補彩色,或繪花鳥魚蟲,或繪吉祥花卉,做成傳世的釉上五彩或者粉彩。

一旦碰到造假技藝高超的,普通藏家真的很難分辨。

古玩圈子裡被真瓷假彩矇騙的不知有多少。

沈愈打小混跡於各大古玩市場,單單親眼所見被真瓷假彩打眼的就得有上百次之多。

“哎,自己還是太年輕了些,要是祖父或者褚叔那種級別的高手,不需要看物件只需要盯著老柳的眼神表情就能知道他想的是什麼。

“老柳這傢伙面善心黑,給我設的這個古玩連環局真是一環扣一環。

沈愈現在已經將老柳的所有套路都捋清了。

妥妥一個環環相扣的古玩天仙局。

先是印章,然後是假畫,真正的目的卻是賣給自己這個粉彩盤子。

其中最狠的是讓自己“假中找真”。

“假中找真”原本是藏友之間逗趣解悶的一個遊戲。

就是將一件真古董丟進一堆贗品裡讓對方找。

找出來有彩頭。

找不到也無傷大雅,可以提升自己的鑑賞水平。

這本是一件好事。

只是一旦被人放到精心設計的騙局中,那就成了一個必殺局。

越是鑑定經驗豐富擁有一定鑑定基礎的越容易被坑。

對古董一知半解的反倒是坑不了他們。

他都認不出來,你說你怎麼坑他?

“假中找真”缺德的地方不是在於假,而是在於真。

因為找真的這個人,比如沈愈,他潛意識裡已經認定老柳這堆贗品中必然有一件正古董。

而老柳擺的卻全是贗品,一件真的都沒有,又如何找真?

不管最後找到哪件所謂的古董都是吃虧上當。

這個小把戲缺德就缺德在這裡。

一旦認為有真的,那就算徹底入局,跑都跑不了。

“呼……”

沈愈重重吐出一口濁氣。

老柳這個天仙局真TM的缺德。

清晨正是舊貨市場人流量最少之時,若是在上午或者下午人多的時候,老柳貿然說他攤子上有真東西讓沈愈找,沈愈肯定會心生警惕。

因為這種所謂“一眼真”的雍正粉彩盤子在每天近五萬客流量的舊貨市場不可能沒人提前發現。

不說別的,就市場內那些古玩鋪面的店東或者掌櫃有時間就會來地攤區轉悠一圈,這些人眼力賊的很,不可能發現不了。

更別說還有很多眼力高深的外地藏家常年在市場淘寶。

更讓沈愈驚歎的是,老柳找的什麼雞缸杯,抱月瓶,太白尊,梅瓶,筆洗等破爛,簡直是妙到了極點。

就像周星星經典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的橋段一樣。

秋香獨自一人看上去並不是很美,但是在一頓胭脂俗粉裡瞬間就成了人間絕色。

所以,只要沈愈眼睛不瞎,肯定會在一堆破爛中找到這隻所謂的官窯“雍正粉彩花卉盤”。

但凡老柳放一件清末光緒民窯的杯,盤,碟,碗之類的瓷器,沈愈很可能就不會再往下看了。

這就是老柳的高明之處。

一環扣一環,環環精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