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成李景隆,開局北伐朱棣

第1章 先殺黃子澄

“無論勝敗,朕都不會怪你!只要你肯立即披掛上陣,趕赴北境!”

“朕剛收到前線急報,雄縣守將明知不敵卻仍以九千將士拼死抵抗燕賊二十萬鐵騎!直至戰至最後一人!”

“自開戰以來,南軍連戰連敗,軍心不穩,所以朕才決定採納黃大人的諫言,派你前往北境!”

“你是勳貴之後,而且誰都知道你我的關係,此時你去,定能穩住軍心!”

“耿老將軍沒錯,但他的確敗了,滿朝文武都在看著,朕不得不派人取代他,而你,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

看著滿懷期待的朱允炆,李景隆知道時機差不多了,於是躬身一禮,“微臣願立軍令狀,不平燕逆,誓不還京!”

之前拒絕出戰是為了保全自己,而今出戰則是為了保全李家滿門。

“你答應了?!”

朱允炆愣了一下,瞬間滿臉欣喜。

李景隆重重的點了點頭,“微臣已有平燕十策,定可助陛下平定燕亂,收復失地!”

此言一出,一直默默站在朱允炆身後的黃子澄突然變了變臉色,眉宇之間明顯露出一絲慌亂,指尖下意識的絞緊袖口。

“哪十策?!”

朱允炆眼前一亮,忍不住追問。

李景隆沒有搭話,如鷹隼般的雙眼死死地盯著黃子澄,“黃大人在怕什麼?!”

黃子澄愣了一下,慌亂的瞄了一眼朱允炆,“什...什麼怕什麼?!本官有什麼可怕的!”

“陛下在問你話,你還不趕緊說出來戴罪立功?!”

李景隆冷笑,“力薦本公掛帥北上平燕的是你,彈劾本公勾結燕逆的也是你!你究竟是何居心?!”

“臨陣換帥乃兵家大忌!燕軍未動,南軍先亂!不是正中燕逆下懷麼?!”

“朱棣給了你多少好處?!”

黃子澄踉蹌後退,尖聲反駁:“休要血口噴人!你拒不出徵,酒後妄言,如今卻反咬本官一口?!”

“請陛下明察,嚴懲燕逆同黨!”

朱允炆一臉茫然,遲疑著看了一眼李景隆,“景隆,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啊?”

“在你被關這兩日,黃大人也一直在為你說情,讓朕設法給你一個他戴罪立功的機會。”

此言一出,李景隆瞬間臉色鐵青,突然閃身拔出了侍衛手中的刀!

驚呼聲中,只見刀光一閃,黃子澄捂著脖子踉蹌著向後連退數步,鮮血順著指縫流出,瞬間面如死灰!

看著倒在血泊中的黃子澄,朱允炆和徐輝祖頓時滿臉驚愕。

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了,誰都沒有想到李景隆居然敢當著朱允炆的面直接殺了黃子澄!

要知道,黃子澄如今在朝中的地位比起當年的右相胡惟庸都有過之而無不及,深受朱允炆信任!

李景隆隨手將佩刀丟給瞭如臨大敵的侍衛,緩緩走到了屍體面前,彎腰從黃子澄左手衣袖中找出了一封明黃信箋!

信箋上的火漆雲紋,他曾在明史資料中見過,那分明是代表燕王朱棣的標識!

果然!

得知黃子澄聯合群臣力薦他北上平燕之時他就懷疑過黃子澄的動機!

方才黃子澄眼神中流露出的慌亂和恐懼,以及朱允炆的那句話,更加肯定了他的猜測!

原來歷史上那場荒唐的換帥,真的是另有隱情!

黃子澄早與燕王朱棣勾結!這才是朱棣奪取帝位之後大肆殘殺建文舊臣的真正原因!

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

建文四年間的那段歷史,誰知道被朱棣隱瞞了多少!

當看到信箋的那一刻,朱允炆神情扭曲,他做夢都想不到,自己最信任的人居然早已背叛了自己!

“陛下,”李景隆雙手將信箋遞過,“君側有奸,江山必危!平燕十策第一策,斬近臣,立軍威,斷燕諜耳目!”

“黃子澄恃寵而驕,在朝堂之上作威作福,讒言不斷!早就該死!”

開啟信箋的朱允炆臉色陰沉到了極致,咬著牙將信箋撕成了粉碎,然後意味深長的看向了李景隆。

“你是如何得知黃子澄與燕賊勾結的?!”

李景隆頓了一下,“原本還未確認,但剛才陛下的話點醒了我,此人先前聯合百官力薦微臣出征,之後卻又挑唆百官構陷微臣通敵。”

“而陛下又說,他還主動為微臣求情,讓微臣戴罪立功,如此反覆,本就可疑!”

“如今證據確鑿,絕不能繼續將他留在陛下身邊!”

“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他一定是受朱棣指使,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方設法逼我出征!”

“因為朱棣自認為我不是他的對手,一個驍勇善戰的老將,和一個只會紙上談兵,從未上過戰場的新人,陛下覺得哪個更有勝算?”

聽聞此言,朱允炆心中一緊,再次眉頭緊鎖,“可此戰若敗,朕定會揹負千古罵名,死了也無顏面見皇爺爺與父王...”

直至此時,他才恍然大悟,沒想到燕逆的爪牙已經深入到了自己的身邊。

李景隆抱拳一禮,斬釘截鐵,“只要有我在,北境就不會亂!”

朱允炆遲疑著抬頭看向了李景隆,“你真有平燕十策?!那剩餘九策是什麼?!”

李景隆笑了笑,“剩餘九策微臣還未全部想清楚,但微臣有信心,十策之內,必能平定燕亂!”

“不過微臣想懇請陛下,賜臣臨機專斷之權,南軍上下,唯臣號令是從!”

“任何人不得掣肘,非議,插手!”

朱允炆沉思良久之後,用力的點了點頭,“好!那朕就封你為新一任徵虜大將軍,將南軍五十萬大軍盡付卿手!三日後開拔!若能凱旋歸來,朕必親迎十里!”

“你走之後,朕會派人悉心照料你的家人,沒人能輕易動得了他們!”

李景隆再次行禮,“多謝陛下!不過在開拔之前,微臣還想讓陛下答應微臣兩件事。”

“此去北境,微臣想向陛下借三個人,分別是羽林衛千夫長盛庸、金吾衛副使平安、山東參政鐵鉉!”

“還有,微臣想重啟錦衣衛,並從中挑選得力人手,一同趕赴北境!”

“此為第二策,還請陛下恩准!”

朱允炆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朕全都答應!既已賜你臨機專斷之權,朝中上下便全都聽你調遣!”

“朕等著你凱旋歸來的那一天!”

李景隆恭敬一禮,湊到朱允炆的耳邊,壓低了聲音,“我走之後,除魏國公外,還請陛下別輕易相信任何人。”

“想要推翻你的人,恐怕不止朱棣一人。”

朱允炆愣了一下,意味深長的看了李景隆一眼,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帶著一行人轉身離去。

李景隆目送著朱允炆離去的背影,終於鬆了一口氣,緩緩來到另一間牢房門口。

“咱們回家。”

他抱起了自己的“女兒”,帶著依舊沉浸在心驚肉跳中的李家人,一起向天牢外走去。

“爹爹,嫣兒不用死了麼?”

女兒依偎在李景隆的懷裡,眨巴著大眼睛緊張的問了一句。

或許在她的心裡,連死亡是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祖母告訴她,屆時爹爹和孃親全都會去一個遙遠的地方,再也見不到了。

“有爹爹在,嫣兒不會死,誰都不會死!”

李景隆露出了一絲溫柔的笑意,言語中透著無比堅定的信念。

他沒當過誰的父親,但此刻卻莫名的將眼前這個天真乖巧的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女兒,或許是因為他的身體裡的確流著李家人的血。

“娘不奢望你能立下不世戰功,只希望你能活著回來...”

李母神情凝重,低聲叮囑了一句。

李景隆心中一動,一股暖流瞬間流入心田,沖淡了剛剛提刀殺人之後殘留的殺氣。

前世身為孤兒的他,已經好久沒有感受過這樣的愛護了。

天牢外,夜風捲著細雨。

徐輝祖默默地站在石階上,看到有人出來,躬身衝著李母行了一禮。

李景隆叮囑兄弟先帶家人回府之後,與徐輝祖並肩而立。

望著眼前的雨幕,他的心中從未有過的平靜,即便三日後即將北上抗燕,但他卻再無畏懼。

這一戰,他只能全力以赴,因為他的身後有了讓他在意的人。

為此,他願拼死守住北境最後一道防線!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