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做替考童生,你怎麼成文聖了?

第70章 一場義診,萬家生祠

公立醫館,憑藉著那位盲眼老教授的“神針”絕技和極其低廉的診療價格,聲名鵲起。

每日天不亮,醫館門口便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門庭若市。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回春堂等幾家傳統的大藥堂。

往日裡那些高高在上的名醫們,如今卻只能枯坐在空蕩蕩的大堂裡,看著窗外的人流,都湧向那個他們最瞧不起的“草臺班子”,門可羅雀。

回春堂的東家孫掌櫃,看著自家賬本上,那急劇下滑,甚至已經變成了負數的流水,是又驚又怒。

他知道,再這樣下去,他孫家幾代人傳下來的百年基業,就要徹底毀於一旦了。

他並未就此善罷甘休,而是暗中串聯了城中所有,利益受損的私家郎中和藥材商,發動了新一輪的,更加惡毒的反擊。

很快,城中便開始流傳起一些,新的謠言。

“聽說了嗎?公立醫館的那些藥,都是些便宜的草根樹皮做的替代品!治標不治本,吃多了,可是會掏空身子的!”

“可不是嘛!那個盲眼老頭,用的也不是什麼正經針法!聽說是西域傳來的‘鬼門針’!被他扎過的人,看著是好了,不出三月,必有大災!”

同時,他們還以“斷絕所有藥材供應”和“行業徹底封殺”為要挾,逼迫那些,原本還在觀望,甚至想去公立醫館應聘的城中小郎中們,徹底斷了念想。

這些手段,雖然惡毒,卻也精準地,擊中了一些百姓心中,那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

一些原本打算去公立醫館的百姓,又開始變得猶豫和觀望起來。

面對這輪陰險的反撲,謝遠沒有選擇,用《南陽閒話》去進行“以謠言對謠言”的口水戰。

他認為,最好的回擊,是讓事實說話,是讓百姓,親身體驗。

他以南陽官府和實學書院的聯合名義,發起了一場,在大離王朝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大型公益活動——

“南陽百村義診”。

他將公立醫館的所有大夫、醫學院的師生、以及那些,新招募來的,各有一技之長的民間郎中們,按照特長,分成了幾十支,“醫療小隊”。

“吳提學。”謝遠在動員會上說道,“您帶領的隊伍,負責向百姓們,宣講基礎的衛生防疫知識。”

“李總司。”他又看向工匠李,“您帶領格物科的學生,負責勘察各村的水源,教導百姓如何淨化飲用水。”

“至於其他的醫療小隊,”他的目光掃過眾人,“你們的任務,就是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遍我們南陽下轄的所有村鎮!為所有的百姓,提供免費的體檢、診療!”

活動開始的第一天。

謝遠親自,帶領著一支,由醫學院師生組成的醫療小隊,來到了那個,最偏遠,也最貧困的下河村。

村民們聽說,首輔大人又來了,還要帶著城裡的大夫,來給大家免費看病。

一個個都放下了手中的農活,紛紛湧出家門,將義診的場地,圍得是水洩不通。

老農陳伯,更是激動地,第一個,排在了隊伍的最前面。

“首輔大人!您……您又來看我們這些泥腿子了!”

“陳伯,身體可還好?”謝遠笑著,親自扶著他,坐到了診臺前。

在義診的現場,醫學院的學生們,耐心地,為每一位前來問診的村民,測量身高體重、檢查牙齒、發放防治地方病的科普圖冊。

那位盲眼的老教授,則穩穩地,坐鎮在一旁。

為那些,患有多年頑固頭痛、腰腿痛的村民們,施展他那神乎其技的針法。

往往只是幾根銀針下去,那些困擾了村民們半輩子的疼痛,便立刻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引來了,周圍一片,壓抑不住的驚歎和讚美。

謝遠也沒有閒著。

他親自,為幾個,因常年勞作,患有嚴重眼疾的老人,用乾淨的棉布和溫熱的鹽水,仔細地,清洗著他們那早已渾濁不堪的眼睛。

並耐心地,教給他們一套,簡單易學的眼保健操。

“老人家,記住,手髒的時候,千萬不要揉眼睛。”

“每日早晚,用這套法子活動一下眼珠,能舒筋活血,對您的眼睛有好處。”

這場面,溫馨而感人。

官員、大夫、學生和百姓之間,從未有過如此的,親近與和諧。

然而,就在義診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