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睡棺材養病,沒讓你厲鬼抬棺

第125章

天策鬥智。

天策齊家的人,從不自己出手,而是透過別人的手達到自己的目的。偏偏被利用的人,自己還不知道被人利用。

我有一種預感,齊家人肯定出手了,可是直到現在聶麟都不知道齊家人在做什麼?這次是最讓人頭疼的地方。

我沉默一會兒道:“你知道隕龍的事情麼?”

“聽過一些!”聶麟道:“據暗線回報,王家、吳家的注意力全都在隕龍身上,我估計隕龍肯定和開啟秘葬有密切關係,可惜我找不到秘葬的具體位置。哪怕去看一眼也好哇!”

“拿地圖來!”我拿過附近地圖仔細研究了一會兒道:“秘葬應該在這兒!”

“這是洪澤湖啊!”聶麟不可置信的抬起頭道:“你是說秘葬在湖底?”

我點著地圖道:“明代的祖陵就在被洪澤湖淹沒的泗州城。冥衛司作為明代術士機構,不可能不守衛祖陵。我猜秘葬應該就在祖陵附近,甚至有可能守在祖陵的外圍。”

我分析道:

關於明代祖陵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傳說。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有一天正在路邊睡覺。恍惚之間聽見兩個道士對話。其中老道士說:“你看那個人睡覺的地方,那是龍脈,如果在哪下葬後人,必然出天子。”

小道士並不相信,他的說法。老道士繼續說道:“不信,你可以在那人睡覺的地方插一根枯枝,等到明天,枯枝就能再發新芽。”

小道士真這麼做了。第二天朱初一先一步趕到那,扔了發芽的枯枝,重新插了一根枯樹上去。小道士以為師父在開玩笑,也就再沒注意那個地方。

朱初一病死之後,讓兒子把自己埋在龍脈上。這才引出了乞丐帝王朱元璋的傳奇。

不過,明代祖陵,正好修築在一塊窪地上,雖然明朝廷對祖陵一再加固,但是每次黃河奪淮,祖陵還是會受到洪流的衝擊。祖陵每次被淹,都會引起明朝動盪。

好在,明代能臣輩出,才每每力挽狂瀾,救大廈於將傾。但是,明祖陵在明末遭受最大一次衝擊之後,泗水城全部給淹沒,明朝也走向了滅亡。

我說完之後,聶麟立刻反駁道:“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據我所知,泗水城沉入洪澤湖,是康熙十九年的事情。這跟傳說不符啊!”

我反問道:“你敢肯定,明面上的祖陵才是朱初一陵墓的主體麼?朱初一家境貧寒,就算他當年佔了龍脈也不可能把陵墓修的太大。”

“朱元璋立國之後,花了三十年時間修建祖陵。明祖陵光圍牆就達到了三公里。但是,他不可能破開朱初一的墳墓遷走骸骨,那麼做會洩去龍氣,明朝必亡。所以,我推測我們看到的明祖陵其實是一個疑冢。”

“朱元璋生性多疑。修築疑冢未必不可能。”聶麟點頭只有再次說道:“即使你的推斷成立。那也是祖陵的位置。冥衛秘葬會跟它有聯絡?”

“肯定有!”

朱元璋靠風水起家,一生篤信風水。

明朝立國之後,就有了朱元璋掘龍脈的傳說。

傳說,朱元璋怕有人再佔了其他龍脈推翻明朝,取而代之。登基之後就廣招術士,掘斷了天下龍脈。這項工程一直持續了明朝的幾代帝王。

據說,天下龍脈共有九條,朱家自己佔了一條。掘斷了其中七條,還有一條龍脈怎麼也找不到。

直到兩百年之後,努爾哈赤的父親意外身亡,僕從背屍返家的時候,客棧因為他揹著屍體不然他住店。

僕從沒有辦法只好把屍骸掛在了客棧外面,一顆長成了龍形的大樹上,自己進了客棧。

結果,當夜風雨大作,電閃雷鳴,第二天一早,等他出門時,客棧外面的土地已經被天雷翻開一遍,古樹連帶著屍骸一起被埋進了地裡。

僕從沒有辦法只要在原地立了墳冢。那就是朱元璋沒找到的最後一條龍脈。

清代雖然立國,但是華夏帝制,也在龍脈靈氣耗盡之後,隨清代終結。

我說這個故事的意思就是,明代帝王對風水異常重視,為了保護龍脈,冥衛司必然會駐紮在祖陵附近。

如果我的推測不成立,術道四家也不會齊聚淮河。

聶麟終於點頭道:“看來,我們下洪澤湖看看了!”

跟在聶麟身後的聶虎不動聲色的扯了扯他的衣角,聶麟微微皺眉之間,向我說了聲:“抱歉!”跟著聶虎走了出去。

我雖然沒有偷聽他們說話的意思,但是我控制的小美就落在外面,無意之間把他們的對話全都聽在了耳裡。

聶虎說道:“哥,你覺得那個姓王的可信麼?萬一他是齊家人怎麼辦?”

“應該不可能吧?”聶麟的話裡明顯帶著遲疑。

“怎麼就不可能?”聶虎低聲道:“他早不出現,晚不出現,偏偏這個時候找上門來,還不讓人懷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