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利堅,這是我的時代

第349章 核武

只要是對國際形勢有所瞭解的人,那都應該聽過東京地檢這個名字。

網際網路時代裡,有無數訊息人士將其稱為cia在霓虹設立的影子部門。

又或者說,是米國設在霓虹的東廠。

但這玩意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嘛,那隻能從二戰末期說起……

霓虹的戰敗,讓駐日盟軍將自己的旗幟插在了小島之上。

時任盟軍總司令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成為了這裡的真正長官,對巴掌大小的島國進行著實際意義上的間接統治。

四七年的時候,盟軍在清點物資時發現,霓虹在戰爭期間掠奪的實際物資和賬目數字差了有兩千四百億日元,大量的黃金白銀不知所蹤。

更有訊息靈通的人表示,霓虹在知道自己大勢已去後,便在投降之前將國內的資產進行了大批次的轉移,想要躲避戰後的清掃。

由於這些東西已經被盟軍視為禁臠,所以,聽到訊息的麥克阿瑟便十分的不爽,想要把整個事情調查清楚,於是乎,他便設立了一個叫‘隱匿退藏物資事件搜查部’的部門進行偵察,對霓虹的各界大佬進行傳喚。

而這個,便是東京地檢的前身。

所以,從根源上來說,東京地檢的確是米國人的傑作。

但,讓東京地檢名聲大噪的,其實還是經不起查的霓虹黑土。

作為一個世家盛行的國度,霓虹的政商勾結非常的嚴重,麥克阿瑟在調查隱退物資的同時,順手就翻出了昭和電工事件。

昭和電工成立於三九年,是霓虹最重要的企業之一,四八年的時候,他們為了獲得政府貸款,向霓虹內閣行賄超過七千萬日元。

在瘋狂撒幣的情況下,他們拿到了二十三億日元的貸款。

而當時,他們公司的總資本不過兩點三億。

雖然高達十倍的行賄回報讓人震驚,但麥克阿瑟並不在在意,因為這件事情和他無關。不過,霓虹當時的在野黨黨魁乃是麥克阿瑟的‘好友’,眼瞅著自己有機會上位,他便拜託麥克阿瑟追查到底。

接著,昭和電工事件直接就讓當時的霓虹內閣徹底倒臺。

經此一役後,他們便獲得了米國東廠的帽子。

只不過,這個帽子還沒戴上幾年,米國那邊便又將其主動摘下了。

因為在麥克阿瑟的幫助下成功上位的吉田內閣也不是個乾淨的主。五四年在霓虹爆發出來的造船醜聞裡捲入了大量的內閣人士。他們收受的賄賂能讓一名普通民眾不吃不喝的工作超過兩百年。

當東京地檢發現了這個事情後,他們便果斷出擊,蒐集證據。

最後,將吉田內閣的人直接送上了法庭。

接著,吉田內閣引咎辭職。

當這一事件出現後,東京地檢在霓虹地區可是有著無上的威望。

東廠這個詞語已經無法詮釋它的強大了。

能夠左右霓虹政局的他就像是一個太上皇,高高在上的渺視眾生。

似乎只要米國願意,霓虹這邊就能推倒重來。

而事實嘛……

也是如此。

七十年代曝出的洛克希德行賄案那其實就是米國軍工資本的博弈。

大佬拳拳到肉的互毆,結果卻將霓虹地界炸的體無完膚。

當這種事實存在於世後,直接用最強的矛去戳翻最弱的盾,那就是解決事情的最好辦法,也是平復流言的最佳選擇。

而伊森的這個想法嘛……

直接就讓老校長笑出了聲。

“okay,okay,okay……”

“oh~伊森,你的想法比我的預估還要狂野……”

“讓東京地檢直接抓人嗎?”

“然後讓太東和米國電影協會前會長交代事實?”

“這個想法真的是太……”

“大膽了。”

老校長滿是感慨的評價了一句。

雙眸明晃晃的望著伊森。

曾經的渾濁模樣已然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回憶往昔的精神。

與此同時,他的嘴裡也念叨出了懷念的話語——

“伊森,東京地檢這個名字可是太過久遠了。”

“久遠到我甚至都回想不起麥克阿瑟那張臭臉了。”

“我和他見過,認識,所以我知道東京地檢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而當你提起東京地檢後,我想你應該也明白,這個東西不能隨意的使用,因為它是我們遏制霓虹的武器,所以……”

“你確定你想好了嗎?”

“我可以幫你打電話抓人。”

“但如果這回真抓了,下次我就幫不了你了。”

“因為我壞了規矩了。”

老校長的誠懇讓伊森揚起了眉。

與之對視。

那已然放亮的眼眸裡只有慎重。

“校長,我知道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伊森嘆了口氣,道:“但同時,這也是當下最好的辦法,不是嗎?”

這個反問讓老校長抿起了唇。

盯著伊森看了半晌。

最終轉動輪椅把手,來到了窗臺旁。

感受著鋪灑大地的暖陽,他笑著問:“伊森,你是怎麼看待霓虹這個國家的?又或者說,你關注過這個國家嗎?”

雖然老校長的話題轉移的有些奇怪,但伊森還是踱步來到了他的身旁,道:“校長,不知道你想問些什麼?”

“我想問的是,你覺得現在的霓虹對我們有所威脅嗎?”

老校長直言不諱。

“我覺得有,但也沒有。”伊森誠懇回答。

“噢?為什麼這麼說?”老校長很是好奇。

“理由很簡單。”伊森將雙手搭在窗臺上,眺望外界校園的同時嘴上也緩緩說道:“因為霓虹在過去幾十年裡的高速發展,那都是依靠人口紅利堆積起來的,他們的工業能夠高速發展,是戰後嬰兒潮的功勞。人口紅利的不斷釋放,讓他們和無數經濟體一樣,進入了大城市化的發展時代。”

“這種時代的紅利無法被個人的意志所左右,所以,因此產生的威脅,那就是我們必須要直面應對的問題。”

“但同時,我們所有人都知道,人口紅利其實也是一種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想要成功,就必須得有兩個基礎。”

“第一個,便是對外有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生產出來的商品能夠獲得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二個,便是對內必須有高效的稅收能力。”

“也就是在依靠低廉勞動成本賺回鉅額外匯的同時能夠以特殊的方式將利潤高度集中,只有這樣,整個模式才能和滾雪球一樣瘋狂運轉。”

“第一個基礎在運轉之時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因為它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的過程,同時也是那個國家民眾能夠享受到的民富紅利,但第二個基礎在施展之時則讓無數工業國家陷入了痛苦,因為稅這個東西,從來就不好收。”

“除非……”

“玩地產。”

“又或者說……”

“是金融地產。”

說到這兒,伊森停頓了下來。

坐在輪椅上的老校長則是用驚訝的眼神望著那弓著的背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