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伊森承認,很多事情他一個人真的玩不轉。
若是單打獨鬥,伊森相信,只要願意花時間研究或者是找人制作,《貪吃蛇》這款遊戲肯定還是能夠問世的,但之後的版權問題呢?那就只能去律所找律師解決了。
雖然他相信,有關電子遊戲的版權註冊問題也是可以透過花錢搞定的,但同時他也堅信,花錢請來的律師絕對不可能和芭芭拉·巴布科克女士一樣,玩弄法條。
至於原因?
伊森覺得,用自己前世聽過的一句話就能形容。
“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你的大學老師到底有多麼牛嗶。”
大學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而頂尖大學更是明顯,這裡匯聚了無數人才,把控著無數資源,所以才會吸引著無數人寧願擠破腦袋也要來到這裡。
雖然這個年頭的斯坦福還不是日後的世界名校,若是非要形容,此刻的他們在社會公眾眼裡,還只是一個想要衝擊世界一流的加州百年老校。但伊森卻清楚,這個年代的斯坦福,或許才是斯坦福發展史上最牛嗶的時刻,因為他們正堅定不移的在校企共建計劃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所謂的校企共建計劃,共有兩步。
第一步,是先吸引外部優秀企業過來辦廠,為學生提供學習和就業的機會。
學校將不能對外售賣的土地以低廉的價格租給企業,而作為回報,招聘時他們必須優先招錄斯坦福的學生,這一計劃吸引了不少高科技公司過來駐紮,其中甚至都有洛克希德。
好吧,實話實說,光憑減免地租這種優惠,是吸引不了太多人來斯坦福辦廠的,但奈何當時出面邀請企業的人,是斯坦福的副校長弗雷德·特曼呢?
弗雷德·特曼可是範內瓦·灌木叢的得意門生之一!
還是惠普創始人的老師!
當他出面化緣時,又有哪家公司敢不給面子?
正是因為他的私交太強了,所以頂尖的科研機構和生產公司才會在短時間內在斯坦福匯聚,而在學生就業問題和學校科研問題被他解決後,鼓勵學生自主創業的第二步,便出現了。
學校會給每個想要創業的學生提供技術指導,並向創業的學生免費開放校內的實驗室,在學生有需求時,指導創業的老師會在第一時間內給予幫助,並解決問題,作為回饋,收穫成功的學生也會在事業有所成就的時候儘可能的幫助學校。
在這裡面玩的最出名的,其實就是google。
google初創時遇到了資金問題,他們向學校尋求幫助,然後學校幫他們給sun公司打了個電話,sun的創始人花了五分鐘的時間聽了一下google的構想,然後就直接開出了十萬美金的支票,幫助學弟創業。後來,google在科技領域裡一路狂奔,而sun挑戰微軟失敗時,sun的大部分工程師在斯坦福的建議下,直接就拎包換了公司,進了隔壁的google,而這其中就有谷歌的ceo,埃裡克·施密特。
實際上,斯坦福的崛起是必然的,因為他們玩的是學閥的套路。
而這種學閥行為,讓裡面的人愛得要死,讓外面的人恨得咬牙。
但這不重要對吧?
雖說伊森沒有進入斯坦福,但家裡有一個就行了呀!
伊芙琳可是他姐姐誒!
這麼親的資源不白嫖,那不是犯罪嗎?
而在瞧見伊森以一個滑跪承認錯誤後,覺得自己贏了的伊芙琳開心不已。
哼哼兩聲,讓這個愚蠢的弟弟將自己送到工程學院。
同時,她還囑咐伊森下午五點來學校接自己放學。
由於今早兩人是開一輛車過來的,所以伊森便爽快的答應了,但在和伊芙琳告別之時,伊森的腦子裡又冒出了一個令他疑惑的問題。
“伊芙琳——”坐在雪佛蘭駕駛室裡的伊森喊道。
“有事?”剛走沒兩步的伊芙琳又回來了。
“嗯哼。”伊森點了點頭,皺著眉問:“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是今年畢業?”
“是啊,下個月我就能拿到畢業證了,怎麼了?”
那肯定的回答則讓伊森更加迷惑了,雙手比劃著說道:“你下個月都要拿畢業證了?那你現在為什麼還會有課?難道是因為你學分沒修滿嗎?”
是的,伊森覺得奇怪的地方就是這裡。
伊芙琳是五四年出生的,正好比伊森大一歲,也是提前一年申請的大學,而現在,伊森工作了三年,也就意味著伊芙琳上了四年大學,那在這種情況下,她怎麼還有課?
伊森不理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