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伊森·瓊斯再一次駕駛著從托馬斯·約翰遜那兒借來的福特f-150,載著用油布包裹著的《貪吃蛇》遊戲機,朝著二十三英里外的桑尼維爾疾馳而去。
在未來,這座城市可是大名鼎鼎的矽谷的組成部分之一,但現在,這裡唯一出名的公司就只有按摩店。
當然了,伊森此次過來並不是來找按摩店的,在桑尼維爾的大街上逛了幾圈,接受了好心大媽的指點,經過一陣七拐八彎的行駛,伊森終於在一個被圍牆鐵欄包裹著的廠房門前停了下來,那帶有尖刺的大門上,掛著一個標牌,紅底白字的寫著exidy。
按了按喇叭,廠房裡鑽出了一個身著勞工裝束的白人,在瞧見那價值不菲的福特皮卡後,他頓時就小跑過來,詢問道:“先生,請問你找誰?”
“我找皮特·卡夫曼。”伊森摘掉了墨鏡。
那和湯姆·克魯斯一樣帥氣的面龐讓白人愣了一下,說:“先生,我就是皮特·卡夫曼。”
接著,他又問道:“你是伊森·瓊斯?昨天那個給我打電話的伊森·瓊斯?”
“yeah,皮特,我就是伊森。”
伊森爽利的拍了拍方向盤,右手伸出大拇指,指了指車後,說道:“我已經把昨天在電話裡給你介紹的機子拉過來了。”
“噢好的!伊森,歡迎你來到我們exidy遊戲公司……”
皮特·卡夫曼連忙點頭,拉開了鐵門,示意伊森的車隨便停。
沒錯,伊森今天過來,那就是想向exidy這家投幣遊戲機生產商尋求合作的。
而這,也是他根據過去兩個月裡收集到的當下電子遊戲行業裡的情報做出的決定。
電子遊戲這個行業,出現的非常有意思。
雖然1947年,世界上第一款電子遊戲就已經從實驗室裡誕生了,但直至1960年,世界上第一個商用小型計算機pdp-1的出現,才將電子遊戲從科學實驗室帶至高等學府。
即便第二年,富有創造性的麻省理工的學生們便開發出了《太空大戰》,71年的時候,世界上第一個文字遊戲《俄勒岡之旅》更是在明尼蘇達大學誕生,但在十餘年裡誕生的遊戲,只是在各大高校裡流傳,從未被成功的商業化。
原因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計算機太貴。
科學家們覺得,依託計算機誕生的電子遊戲沒法在計算機價格高企不下時普及,大學裡的學生們也認為,民眾們可能短時間內接觸不到這個玩意。
但在《俄勒岡之旅》出現的同年,一個叫做諾蘭·布什內爾的人卻覺得,電子遊戲完全不需要電腦這個媒介,其遊戲反饋完全可以用最基本的物理技術進行展現,其他人都走進了死衚衕!
於是他便將1962年,由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們搞出來的《太空大戰》用最簡單的物理技術做成了電子街機版本,並起名為《電腦太空戰》,而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正式商用的電子遊戲。
但《電腦太空戰》失敗了,原因則和馬芸批評支付寶工程師的話語一樣——
‘很多研發人員總喜歡用自己的思路去設計產品,完全不考慮普通大眾的感受,他們總會覺得細分就是最好的,但卻不知道細分只會給普通人帶來視覺上的混亂,使用者想要的是大道至簡。’
《電腦太空戰》就是一個繁瑣的產品,由天之驕子做出來的遊戲普通人根本無法理解。
但不要緊,因為第二年,也就是1972年,諾蘭·布什內爾便在米羅華奧德賽的釋出會上,瞧見了大道至簡的遊戲,乒乓球。
因為當時米羅華給奧德賽的定價是一百美元一臺,這不是1972年的阿美利加的消費者能夠接受的價格,而諾蘭·布什內爾他所製造出來的投幣街機,只要25美分就能讓消費者體驗一次電子遊戲這種新生事物。
於是,覺得機會來了的他便果斷抄襲了乒乓球遊戲,將其製作成了《pong》,再把它擺在了酒吧裡,接著……
無數人聽過的傳奇故事也就出現了。
低廉的價格+新奇的事物讓雅達利橫空出世!
諾蘭·布什內爾也因此帶著他的雅達利成功的推開了電子遊戲行業的大門!
雖然諾蘭·布什內爾的抄襲行為是個事實,但他也的確是電子遊戲之父,因為在一堆工程師們琢磨著如何讓大眾玩到電腦上的電子遊戲時,他直接就把電腦這個高門檻給砸了。
這個打不起地基就不建房子的破窗思路才是其他工程師們啞口無言的地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