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當伊森發現,這間辦公室的牆壁上貼著《安培林》、《大白鯊》的電影海報後,他就已經猜到了,那個在《snake game》街機前努力奮戰的傢伙到底是誰了。
而當對方表明自己的身份後,伊森更是笑著伸出了右手,與之用力一握。
“史蒂文?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當下好萊塢裡最炙手可熱的導演?”
“噢!很高興認識你!”
握手的同時,伊森也有些感慨。
他覺得,如果自己當初在多想想,想想mca的名下有環球影業,想想環球影業當下最火的導演是拍出了《大白鯊》的斯皮爾伯格後,那他或許早就能夠猜出,到底是誰在幫助自己了。
因為在他的前世,斯皮爾伯格那可是世界公認的頭號玩家。
這不僅是因為他拍出了《頭號玩家》這部電影,更是因為他在電子遊戲誕生之初,就已經愛上電子遊戲。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從一九七二年開始,到伊森穿越之時的二零二三年,斯皮爾伯格對電子遊戲的熱愛從未衰減。在不少人的眼裡,這個多次引領時代潮流的傢伙那就是電影行業裡的世界之王,但在諸多的遊戲製作人面前,他卻拋棄了這一切。
前世的伊森在關注遊戲行業時,就看到過斯皮爾伯格跑去《莎木》的發售現場,向鈴木裕索要簽名的報道,更聽說過在《潛龍諜影》發售之後,他稱讚小島秀夫若是來拍電影,一定會成為一流導演的訊息,還知曉他喜歡《生化奇兵》的故事,想要將其拍成電影。
當這種幾十年如一日的喜愛出現時……
伊森也就能夠理解,這傢伙為什麼會毫不猶豫的就將mca的機密告訴自己了。
對於別人來說,這種做法非常的瘋狂,但對於他來說,卻很正常。
因為他對電子遊戲,愛的深沉。
“噢伊森,你說認識我很高興?”
“當然!”
“哈哈哈——這是我今天聽到的最好的訊息!”
他大笑的張開雙臂,給伊森來了個擁抱,接著扶住了他的肩膀,興奮說道:
“幾個月前,應該是四月份的時候吧?史蒂夫就告訴我,雅達利將要發售一款新遊戲。”
“這款遊戲和市面上的所有遊戲都不一樣,因為它一個人就能玩。”
“而且,這款遊戲非常的特別,因為遊戲的難度會隨著技巧的提升不斷的增加。”
“在聽到這些內容時,我的心裡彷彿有一雙大手,在那兒不停的抓撓。”
“因為我真的很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款遊戲,它的難度會隨著玩家技巧的提升而增加!”
“要知道,現在市面上的遊戲基本上都是雙人的,而且難度都一樣,多玩幾次掌握規律之後就沒有意思了!”
“所以在發售的那天,我就讓人幫我買了一臺,然後……”
“我便發現了新的世界!”
斯皮爾伯格兩眼放光。
接著,他又眉心微蹙,疑惑的說道:“那個時候我在幹什麼?”
“呃……我好像是在籌備《大白鯊》的上映?”
“對對對!就是這件事情!我的《大白鯊》是今年六月份上映的!而你的遊戲是今年四月份出來的!”
說到這兒,斯皮爾伯格又拔高了聲線,衝著伊森大笑道:“《大白鯊》是我今年最重要的電影,也是我拍電影以來獲得過最多投資的電影,對於所有導演來說,當這種決定人生的大作將要上映時,心裡都是會非常緊張的,但我並沒有,因為我一直都在玩的你遊戲!在玩《snake game》!”
“因為它太好玩了!好玩到讓我想要知道,如何才能讓小蛇的身軀鋪滿整個螢幕!”
“是你!是你的遊戲陪我度過了我人生中最緊張的時刻!”
“噢伊森!你知道嗎?當史蒂夫告訴我雅達利在針對你時,我直接就去找西德尼了!”
“我甚至都想衝到洛斯加託斯去罵諾蘭!因為他就是一個小偷!”
“他不僅偷了拉爾夫·貝爾教授的《乒乓球》,還想偷走你的《snake game》!”
“如果不是史蒂夫拉著我,我絕對會過去給他兩拳!”
“不過……”
“好在一切都回歸正軌了對吧?”
“你沒事,噢——我真的是太高興了!”
宛若加特林一般的話語聽得伊森腦袋發脹。
在這個瞬間,他甚至都不清楚,斯皮爾伯格剛剛到底說了多少個單詞。
但聽沒聽清楚內容,這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當斯皮爾伯格用力的拍著他的肩膀,努力的控制著自己的眼眶,不讓激動的淚水落下時……
伊森便已經清楚,自己該說些什麼了。
“噢史蒂文,我知道你很高興,說實話我現在也很高興。”
“因為我根本就沒有想到,當下最火的好萊塢導演竟然會是我的狂熱粉絲。”
“我現在只想對你說謝謝!”
“謝謝你喜歡我的遊戲!”
“同時,我還想補一句字尾。”
伊森看著斯皮爾伯格,臉上露出了真誠的笑容,說:“我也喜歡你的電影。”
伊森這可不是在撒謊啊!上輩子的他,那就是看著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長大的。
他永遠都不會忘記,第一次在vcd上看《侏羅紀公園》的場景。
當栩栩如生的霸王龍現身後,年紀還不大的他直接就愣在了當場!
因為他根本就想不明白,恐龍這種已經滅絕的生物,是如何拍出來的!
從那時起,他就開始嘗試著搜尋vcd影碟上,那個叫史提芬·史匹堡的導演的資訊。
呃對,那是盜版碟,從香江那邊流過來的盜版碟。
然後,他便從音像店裡翻到了《奪寶奇兵》、《外星人e.t.》、《第三類接觸》。
再然後嘛,隨著時間的流逝,《拯救大兵瑞恩》、《少數派報告》、《貓鼠遊戲》、《幸福終點站》這些電影便相繼進入了他的視野,融入了他的成長。
說實話,即便年歲有了增長,見識也相應變廣,但每次去看斯皮爾伯格的電影時,伊森的心裡都有震撼。因為他根本就想不明白,為什麼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導演,能夠駕馭不同風格的電影內容?
尤其是當他得知,斯皮爾伯格在拍出了《侏羅紀公園》的同一年還拍出了《辛德勒的名單》後,他整個人都是懵逼的!因為這兩部電影那簡直就是商業和藝術的兩種極端!
如果一個優秀的創作者在一生當中的不同階段拍出風格迥異的電影,那完全可以理解。
因為人對世界的認知是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可同一年,在商業和藝術中來回切換?
這尼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