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的內容通篇都是影射、引導、捏造,沒有一條實錘,但字字帶刀。
什麼“以創業為幌子漂白人設”、
什麼“靠裙帶關係搶走了別人的鋪子”、
甚至還有“背後有金主撐腰”的酸話。
帖子掛上去沒多久,就被推到了首頁熱榜第一。
底下評論五花八門,但嘲諷、惡意調侃、攻擊的居多——
【不愧是校花,連做奶茶都自帶引流能力】
【可惜了這塊鋪子,本來位置挺好,結果被糟蹋了】
【搞不懂學生會怎麼運作的,居然能批她的申請?】
【她是不是有後臺?要不然怎麼什麼都她來搶?】
【樓上的說對了。】
【......】
林陌知道,這種匿名網路暴力,是最沒底線也最難反駁的。
你越解釋,越顯得你有“心虛”。
司安然當時也試圖發過一次澄清貼。
明確說明自己從立項到申請流程,全部都是按章辦事,材料也有備案,甚至主動公佈了部分專案資料。
然而澄清貼不到兩個小時就被樓下評論給衝了:
【你倒是解釋一下資金來源啊?】
【流程再正規,關係更正規。】
【有本事別刪帖。】
【你在秀智商,觀眾在看熱鬧。】
【眾所周知,圖是可以PS的。】
【……】
那一次之後,
似乎是認識到了自證沒用,司安然再沒發過第二條自證帖。
不過本來找好的幾個員工,也因為承受不住輿論壓力,相繼提出離職。
沒過多久,
奶茶店的圍擋施工也突然停工。
幾天後,裝修材料悄無聲息地被拉走。
專案撤了,鋪子空了,輿論也很快失去了興趣。
沒有道歉,沒有澄清。
沒有一個人為當初的惡語承擔責任。
熱鬧退場時,連板磚都收拾得乾乾淨淨。
那些曾在評論區義憤填膺、字字誅心的鍵盤勇士,轉身就去追逐新的話題,新的倒黴蛋。
而那個曾經被架在網路火刑柱上的人,卻連翻案的機會都沒有。
司安然沒有回應。
只是不再提創業這條路了。
那之後的她,沒有什麼激烈的情緒爆發,反而是一種……更深層的寂靜。
她比以前更理性,也更警覺。
就連當時有人在背後講她“愛擺譜”的時候,她也只是一句“哦”,不鹹不淡地回應。
有時候甚至連“哦”都沒有。
...
離開辦公室後。
林陌走路上,心裡總覺得有些五味雜陳。
本來一片大好的事情,就這麼被一些眼紅的人攪混了,這事兒擱誰身上,怕是都會emo不少時日吧。
實在搞不懂,心機女當年到底是吃了什麼品牌的抗壓藥?
但是,再怎麼想也無濟於事。
難得清閒。
回到寢室拿上專業書。
叫上宿舍三傑聚在一起結伴出門,一路有說有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