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王突然的暴怒,讓高句麗的文武大臣為之一怔。
他們對於高句麗王還是瞭解的。
這就是一個對權力很迷戀,但並沒有什麼魄力的大王。
隋軍直逼平壤城,大王定然會恐慌不已。
可如今一反常態的暴怒,還是針對他們這些朝臣。
這很不正常。
“說話啊!”
“遼東城破,乙支文德戰死,隋軍屠城。”
“數十萬精銳戰士被隋軍屠殺,平民死傷無數。”
“隋軍三路大軍,攻城略地,直逼平壤城。”
“大半疆土被隋軍肆虐,眼看隋軍就要兵臨平壤城下。”
“可平壤城內只有十幾萬老弱病殘的將士,而隋軍有數十萬大軍。”
“亡國就在眼前。”
“你們告訴孤如何應對,如何可以不亡國?”
高句麗王看著沉默不語的朝臣們,於是面色凌厲,語氣冰冷的吼道。
這次他說的更加直白,就差說投降了。
他話音落下之後。
高句麗的文武百官瞬間就明白,大王這是要投降了啊!
其實這些文武百官早就想投降了。
隋軍屠城,劫掠,四處搶奪,已經完全嚇壞這些文武百官。
可他們不知道高句麗王是什麼想法,壓根就不敢開口。
這要是一個不好,都不用隋軍來斬殺他們,高句麗王就把他們斬殺了。
要知道如今平壤城唯一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就在高句麗王的控制之下。
他們怎麼敢隨意開口說投降呢?
現在好了,現在高句麗王已經有投降隋軍的心思了。
那他們這些文武百官也就沒有什麼顧忌了。
“大王,老臣有罪啊!”
“老臣原本認為大隋內部起義不斷,大隋皇室,大隋世族,大隋勳貴有爭鬥不休。”
“而且根據老臣得到的訊息,大隋楚公楊玄感已然反叛楊廣。”
“老臣以為只要拖延一些時間,楊廣迫於內部壓力,定會召回大軍。”
“那時高句麗的滅國之危也就解了。”
“可老臣沒有想到楊廣一點也沒有召回大軍的意思。”
“而隋軍又兵分三路,直逼平壤城。”
“如今想要等大隋內部出現大問題,讓楊廣召回大軍,已然不現實了。”
“所以老臣懇請大王榮辱負重,詐降,拖延隋軍進攻的腳步。”
“或者請降,讓楊廣撤兵,等大隋內部出現大問題之後,在徐徐圖之。”
淵太祚和其他朝臣想的不一樣。
他雖然也贊同投降隋軍,可他不是要真的投降,他就是想拖延時間。
等待大隋內部出現大問題,在對抗大隋。
他的意思也很簡單,那就是可以投降大隋,但不能真的投降。
投降大隋是為了讓大隋撤兵。
高句麗王聞言,眼睛一亮,他很喜歡淵太祚這個想法。
他不願意真的臣服大隋。
假意投降,讓大隋撤兵,靜等大隋內部出現大問題。
這個想法太好了。
可還不但能他說話。
就有朝臣站出來,大聲說道。
“大王不可!”
“假意投降隋軍,隋軍會不會撤兵,臣不知。”
“但是臣知曉,如果讓大隋知曉,那麼高句麗必然亡國。”
“大隋的國力不是高句麗可比。”
“去年大隋百萬大軍征伐高句麗,損失數十萬兵馬。”
“可僅僅一年的時間,大隋再次數十萬兵馬征伐高句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